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求生的故事。常考知识点包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如勇敢、智慧、坚韧);他在荒岛上的生存技能(如建造住所、狩猎捕鱼);以及荒岛生活的心理变化(如从绝望到希望的心理转变)。这些知识点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性的伟大。
作者介绍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笛福生于伦敦一个油烛商家庭,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笛福直到晚年才开始创作小说。写《鲁滨逊漂流记》时,他已59岁了。此后,他又创作了《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摩尔·弗兰德斯》等小说,这些小说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用。
作品介绍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
笛福生于伦敦一个油烛商家庭,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
笛福直到晚年才开始创作小说。写《鲁滨逊漂流记》时,他已59岁了。此后,他又创作了《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摩尔·弗兰德斯》等小说,这些小说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用。
人物形象
鲁滨逊:17世纪中叶,鲁滨逊·克鲁索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本可以按照父亲的安排,依靠殷实的家产过一种平静而优裕的生活。
然而一心想外出闯荡的鲁滨逊却当上了充满惊险和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大海上。后来遭遇船难而流落荒岛,英国流亡贵族鲁滨逊在极度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运用水手时代训练而来的地理方位标示、天象人文观测、日移与潮汐变化登计法等与奥妙的自然搏斗,同日,记录下自己的荒岛生涯,并随时等待时机逃离绝境。
星期五:星期五是一个野人,有一次在沙滩上差点被另一个部落的野人吃掉,但鲁滨逊最后救了他,正好当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就给他命名为“星期五”。也由于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他才得以存活下去,并回到了家乡。
星期五是一个朴素、忠诚的朋友和智慧的勇者,他知恩图报,忠诚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他和鲁滨逊合作着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岛上度过了许多年,星期五的到来让鲁滨逊圆了归家梦,自己则做了鲁滨逊的助手。星期五要求上进,很快就融入了文明人的生活,是个乐观,可爱的人。
船长:有爱心、善良,诚信守诺。在鲁滨逊逃离萨累的航海过程中,被船长救下,而这位船长就是日后在巴西替鲁滨逊保存财产的人。
从他在大海中救下鲁滨逊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爱心、善良的人。在鲁滨逊流落荒岛地 28 年间,这位船长始终替鲁滨逊保护着他的财产且分文未动,直至鲁滨逊回来。
主要内容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作品主题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热情洋溢地赞颂了鲁滨逊不畏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鲁滨逊的故事颂扬了劳动,颂扬了人与自然的斗争精神,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志气,有毅力,勇于创造,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本书歌颂了劳动,赞扬了与大自然进行斗争的精神。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这种勇于进取的冒险精神,表现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足于现状,要开拓世界、占有世界的欲望。
重要情节
1.做独木舟
鲁滨逊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他还制作陶器等等。他靠自力更生,生活中的必需品己是应有尽有虽然这样,鲁滨逊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生活到第六年,他砍倒一棵大树,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做成了一只独木舟,但船实在太重,无法拖下海去,只好前功尽弃。他又用两年时间挖了一条6尺宽的运河,以便把船放在半英里外的小河里去,并重新另造一只小的独木舟,他驾着这只木船,像一个国王一样绕岛视察,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2.制作瓦罐瓦锅
鲁滨逊在荒岛上逐渐开始经营农业和畜牧业,并获得了很大成功。第一年打下两斗稻谷、两斗大麦。要加工粮食,制造面粉等工作,就需要盛装的容器。鲁滨孙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寻找陶土、制作陶胚,最后晾晒出坚硬的陶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陶器经过火之后变得更加的坚硬,于是鲁滨逊用火烧制出瓦罐瓦锅等炊器,使自己吃上了面包。
3.搭救野人“星期五”
鲁滨逊在岛上生活到23年的时候,岛上来了一群食人肉的野人。鲁滨逊决心保卫自己的领地他拿起枪潜伏在附近。突然一个俘虏挣脱了绳子向他这边跑来,后边追来几名野蛮人,鲁滨逊开枪打死了那些追赶的野蛮人,救了这个俘虏。鲁滨孙救下那个野人的日子是星期五,所以把被救的野人取名为“星期五”。此后,鲁滨孙让“星期五”皈依基督教,学说英语,以便和他交谈。“星期五”成了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朋友。接着,鲁滨孙帯着“星期五”救出了一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
4.救落难船长
一条在荒岛附近海面上经过的英国商船起了内讧。船上的暴徒劫持了船长和大副,驾了一只小艇,朝鲁滨逊的小岛开来。他们准备把船长和大副扔到荒岛上,然后把商船开走。鲁滨逊和星期五一同打死和打散了暴徒,营救了船长和大副,帮他们夺回了商船
5.记日记
在荒岛上,鲁滨逊为了打发时间,他決定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他把当前的好处和坏处加以比较,按照商业薄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当前的幸运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公正的排列下来,从而达到自勉自慰的目的。
6.捧读《圣经》
在鲁滨逊身患疟疾,心烦意乱之时,他找到了救治灵魂的药物,在用烟叶浸甘蔗酒治病的同时他捧读《圣经》,向上帝祈祷,由此他的内心得到很多安慰,健康和体力也得到恢复。
7.鲁滨逊给荒岛取名
鲁滨逊刚到岛上时,看到岛上一片凄凉,杳无人烟,感到没有活下来的希望,给荒岛取名“绝望岛“。
8.计算时间
鲁滨逊在孤岛上孤独而忧郁,他决定把岛上的经历按照时间顺序从头至尾记录下来,但是没有笔、纸、墨水。于是他在大柱子上刻上一句句子:“我于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在此上岸”,然后在柱子四边每天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每一个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这样,他就有个自制的日历,可以计算日月了。
艺术特色
1、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拉近读者与小说的距离。笛福的小说叙事风格自然,不同于其他的小说和浪漫文学作家,他叙述的故事具有真实性,当读者读起来的时候,令读者无法不相信有一个真实的人正在向读者讲述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故事。
2、在塑造主人公鲁滨逊的时候所用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就是心理描写。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描写展示了鲁滨逊的思想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他的性格特点。
3、作品还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环境和人物心理的描写,采用了很多日常生活用语,这些开辟了英国小说发展的新阶段。
4、小说的结构一目了然,思路非常清晰。全书以鲁滨逊冒险的经历作为线索展开,讲述他如何离家出走、逃脱海盗、流落孤岛,如何在孤岛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以及最后又是怎么样成为富翁、如何回到英国等等。这些情节用一条线的形式引出来,使小说的结构非常紧凑、清晰。
创作背景
笛福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1702年,他发表《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并被判处枷示三次。出狱后,从事编辑报刊,还写了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小册子,因言论关系又曾三次被捕。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1704年4月,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叫马萨捷尔的小岛上。4年零4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那时,赛尔柯克已忘记了人的语言,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
笛福受这件事的启发,构思了鲁滨逊的故事。但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笛福从自己对时代的观感和感受出发,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和18世纪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形象。
写作技巧
1、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拉近读者与小说的距离。笛福的小说叙事风格自然,不同于其他的小说和浪漫文学作家,他叙述的故事具有真实性,当读者读起来的时候,令读者无法不相信有一个真实的人正在向读者讲述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故事。
2、在塑造主人公鲁滨逊的时候所用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就是心理描写。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描写展示了鲁滨逊的思想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他的性格特点。
3、细致准确的细节描写。作品还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环境和人物心理的描写,采用了很多日常生活用语,这些开辟了英国小说发展的新阶段。
4、清晰的结构,峰回路转的情节。全书以鲁滨逊冒险的经历作为线索展开,讲述他如何离家出走、逃脱海盗、流落孤岛,如何在孤岛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以及最后又是怎么样成为富翁、如何回到英国等等。这些情节用一条线的形式引出来,使小说的结构非常紧凑、清晰。
5、独具匠心的日记形式。
6、简明易懂的语言。
积累感悟
1、在岛时间:28年2个月19天。原型: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部分经历和航海家的记载。小说的主人公是鲁滨逊,被救的野人为“星期五”,后来,这一野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小说中描写的鲁滨逊在岛上的经历是全书的精华。(注:本书中很多时间数字都经不起细究,因此有诸多说法,例如,做独木舟的时间一说五六个月,又一说两年,本资料从后者;又例如,救星期五的时间,因为原著中开始说“我来到这孤岛上已二十四年了。”又说“这样决定之后,我就经常出去侦察。我一有空就出去。时日一久,就又感到厌烦起来。因为这一等又是一年半以上。”“可是因为没有机会付诸实施,因此一直都毫无结果。这样大约又过了一年半光景。”因此有说24年、26年,本文从人教版梗概24年之说。)
2、鲁滨逊共出海四次。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英国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这次他成功了;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沦为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第四次航行是去贩运黑奴,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3、鲁滨逊在流落孤岛之前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流落荒岛前的经历为他积累了一些必要的航海知识,使其在性格上逐渐成熟;另外,他在巴西做种植园主的经历和财产也为他以后的生活打下了物质基础。
4、鲁滨逊教会鹦鹉说话,书中鹦鹉一共说了两句话: (1)“波儿”( 鹦鹉的名字)(2)‘鲁滨逊!鲁滨逊!可怜的鲁滨逊!你这是在哪啊?你到什么地方去啦?”
5、荒岛上的天气分为两个季节:二月半至四月半(雨季)、四月半至八月半(旱季)、八月半至十月半(雨季)、十月半至二月半(旱季)。
6、在孤岛上最初有什么与他做伴? 一只狗,两只猫,一只鸟,一些书。
7、他找到几本什么书? 祈祷书和《圣经》。(读《圣经》是鲁滨逊的精神支柱,他认为“有能力创造万物的上帝,当然有能力指引和统治万物”。在岛上,他为自己过去“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示悲痛忏悔”。)
8、大麦和稻子的种子是从沉船中的麻袋上抖落在土中的。
9、鲁滨逊的食物:羊肉、面饼、葡萄干、玳瑁蛋(海龟蛋)、野味等。
10、鲁滨逊在荒岛却没有丧失生存的希望,你有什么启示?①乐观精神;②善于总结思考;③即使在最不幸的处境中也能找到希望。
知识清单
1、《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
2、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3、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4、全书以鲁滨逊冒险的经历作为线索展开,讲述他如何离家出走、逃脱海盗、流落孤岛,如何在孤岛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以及最后又是怎么样成为富翁、如何回到英国等等。这些情节用一条线的形式引出来,使小说的结构非常紧凑、清晰。
5、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
6、笛福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
7、笛福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是因为第一人称的叙述能拉近读者与小说的距离。
8、在塑造主人公鲁滨逊的时候所用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就是心理描写。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描写展示了鲁滨逊的思想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他的性格特点。
9、作品还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环境和人物心理的描写,还采用了很多日常生活用语,这些开辟了英国小说发展的新阶段。
10、《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它的价值首先在于成功地塑造了鲁滨逊这个崭新的人物形象。他是资产阶级文学中最早的正面人物形象之一,以其坚强的意志、积极的进取精神压倒了因循守旧、委靡不振的贵族人物。
阅读自测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英国 小说家 丹尼尔·笛福 。他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被称作 英国小说之父 。除了《鲁滨逊漂流记》,他还创作了 《辛格尔顿船长》 、 《摩尔·弗兰德斯》 、 《杰克上校》 等作品。
2、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 三次 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
3、他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 28年 。
4、鲁滨逊在孤岛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 水稻 和 小麦 (填农作物)。
5、《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 一 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6、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 英国 (填国籍)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
7、鲁滨逊生活的孤岛叫 绝望岛 。
8、伴鲁滨逊度过晨昏的是一只 鹦鹉 、及一只 狗 、一只 猫 。
9、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 波儿 。
10、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的第一夜在 树上 睡觉。
11、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 野山羊 ,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
12、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 稻苗 和 麦苗 。
13、鲁滨逊来到岛上第 23 年的 12 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 野人 。两年后,他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 星期五 ,因此,这个俘虏名叫 星期五 ,他成了鲁滨逊的仆人。
14、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 两斗大米 和 两斗大麦 ,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 面包 。
15、鲁滨逊在岛上还用 羊皮 制作了一把伞。
16、鲁滨逊用近 两 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 六 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17、救了“星期五”,鲁滨逊知道在另一个岛上住着十五个 西班牙 人,是海船失事后逃上去的。
18、鲁滨逊是如何到达孤岛的?
在一次出海经商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只有鲁滨逊幸存,被海浪卷到孤岛上。
19、鲁滨逊在荒岛上是如何计算日月的?
在一个方柱的四边,每天用刀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凹口,每一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凹口。就这样有了一个日历,可以计算日月了。
20、如何理解鲁滨逊的记日记和阅读《圣经》及其他祈祷书的行为?
鲁滨孙记日记的行为,表明他作为一个文明人精神方面的需要,证明自己活得明白,在长时间里没有走失在这种荒岛上,他也更有理由相信上帝的存在。有了这个前提,就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21、这本书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
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逊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22、鲁滨逊是怎样回到英国的?
28年后一天,有一艘英国船因水手闹事而在岛附近抛了锚。鲁滨逊帮那位船长夺回了他的船,跟他一起回到了英国。
23、我们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
他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
24、这本书在英国社会中有什么作用与意义?
它为英国现实主义启蒙小说开辟了道路,成为英国第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小说。
25、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面对绝望的生活环境时,不丧失生活的信心,勇于拼搏;为了生存,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但是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需要有精神支柱。
阅读自测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 。他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被称作英国小说之父 。除了《鲁滨逊漂流记》,他还创作了 《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 等作品。
2、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
3、他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 。
4、鲁滨逊在孤岛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
5、《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6、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
7、鲁滨逊生活的孤岛叫(绝望岛)。
8、伴鲁滨逊度过晨昏的是一只(鹦鹉)、及一只(狗)、一只(猫)。
9、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波儿)。
10、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的第一夜在(树上)睡觉。
11、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野山羊),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
12、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稻苗)和(麦苗)。
13、鲁滨逊来到岛上第(23)年的(12)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野人。两年后,他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因此,这个俘虏名叫星期五 ,他成了鲁滨逊的仆人。
14、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和(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面包)。
15、鲁滨逊在岛上还用(羊皮)制作了一把伞。
16、鲁滨逊用近(两)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六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17、救了“星期五”,鲁滨逊知道在另一个岛上住着十五个(西班牙)人,是海船失事后逃上去的。
阅读自测题
一、填空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他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被称作(英国小说之父)。除了《鲁滨逊漂流记》,他还创作了(《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等作品。
2、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
3、他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
4、他在孤岛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填农作物)。
5、(《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
6、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填国籍)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
7、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帮助过他的人。
8、伴鲁滨逊度过晨昏的是一只(鹦鹉)、及一只(狗)、一只(猫)。
9、鲁滨逊生活的孤岛叫(绝望岛)。
10、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的第一夜在(树上)睡觉。
11、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野山羊),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
12、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稻)苗和(麦)苗。
13、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波儿)。
14、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和(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面包)。
15、鲁滨逊在岛上还用(羊皮)制作了一把伞。
16、鲁滨逊用近(两)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六)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17、救了“星期五”,鲁滨逊知道在另一个岛上住着十五个(西班牙)人,是海船失事后逃上去的。
18、《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19、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20、鲁滨逊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
21、鲁滨逊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种植园),生活过得很顺遂。
22、鲁滨逊第四次航行是去(贩卖黑奴),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23、鲁滨逊有一包钱币,约值(36)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倒霉而无用的东西),都已经发霉了。
24、鲁滨逊来到岛上第(23)年的(12)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野人)。两年后,他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因此,这个俘虏名叫(星期五),他成了鲁滨逊的仆人。
25、(1686)年(12)月(19)日,鲁滨逊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29)天。
26、鲁滨逊认为荒岛上可分两季:(旱季)和(雨季)。
二、简答题
1、鲁滨逊是如何到达孤岛的?
在一次出海经商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只有鲁滨逊幸存,被海浪卷到孤岛上。
2、鲁滨逊在荒岛上是如何计算日月的?
在一个方柱的四边,每天用刀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凹口,每一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凹口。就这样有了一个日历,可以计算日月了。
3、鲁滨逊所写的“利害差异表”有什么意义?
把种种可能都分析出来,无论是出于消极还是积极,这使得他能够冷静下来,从只会空想的日子里解脱了出来,学会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从而勇敢地去面对现实,去改善现状。
4、如何理解鲁滨逊的记日记和阅读《圣经》及其他祈祷书的行为?
鲁滨孙记日记的行为,表明他作为一个文明人精神方面的需要,证明自己活得明白,在长时间里没有走失在这种荒岛上,他也更有理由相信上帝的存在。有了这个前提,就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5、这本书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
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逊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6、鲁滨逊在改善生活中主要做了哪些?
衣:一开始的旧衣服,和水手服,到最后的羊皮衣服。
食: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做面包
住:一开始是搭建的小屋,到死去的巨大山羊的天然大洞穴,自己做桌椅。
行:自己造船出行
由一开始的委屈度日变成自给自足,还解救了“星期五”作伴。
7、鲁滨逊在第一次遇到风浪时是怎么想的?
他想如果他能幸存,他将像一个真正的回头浪子,回到他父亲的身边去。
8、鲁滨逊在岛上得了什么病?他是怎样治好病的?
疟疾。用烟叶治疗。
9、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了什么有用的植物?他是如何利用这些植物的果实?
葡萄藤、椰子树、橘子树、柠檬树、橙子树。把葡萄、白柠檬、柠檬储藏起来作为雨季时期的食物。
10、身陷绝境的鲁滨逊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在海难中,同船的11个人中,就他一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从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自己的格外恩赐;而他的日记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处”,最集中地体现了鲁滨逊要顽强地活下去的理由。
11、鲁滨逊是怎样回到英国的?
28年后一天,有一艘英国船因水手闹事而在岛附近抛了锚。鲁滨逊帮那位船长夺回了他的船,跟他一起回到了英国。
12、鲁滨逊回到英国后生活怎样?
父母去世,但是鲁滨逊可以获得从那艘西班牙船上取来的一千二百个金币之外,还有因差事得的两万英镑。最后结了婚,生了三个孩子,一生平静。
13、当鲁滨逊的妻子不幸死后,他心中又怎样想?
出洋的欲望又强烈起来,于是鲁滨逊就以一个私家客商的身份,搭船到东印度群岛去,到他的已变成新殖民地的岛去逗留。
14、写一位名人对这本书的评价。
孩童时期,这部书只是读来有趣,成人之后再去读,就会知道这是不朽的杰作。
--美国专栏作家费迪曼
15、通过这本书中鲁滨逊的一些经历,我们知道风向决定什么?
决定了雨季时间的长短。
16、我们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
他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
17、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面对绝望的生活环境时,不丧失生活的信心,勇于拼搏;为了生存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但是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需要有精神支柱。
18、这本书在英国社会中有什么作用与意义?
它为英国现实主义启蒙小说开辟了道路,成为英国第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小说。
19、鲁滨逊身上具有哪些精神?
不屈不挠的冒险精神,肯于劳动并且善于劳动,热爱生活生命。
20、鲁滨逊的四个住房条件?
平坦宽阔、有水源、能看到海、有遮蔽物。
21、这本书是用什么形式写的?
以自传的形式。
22、写出鲁滨逊说的一句表现他坚毅品质的话。
“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
23、小说歌颂和赞扬了什么?
歌颂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冒险和进取精神,赞扬和肯定劳动的伟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