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数和公倍数定义(公因数和公倍数是怎么理解)

公因数和公倍数定义(公因数和公倍数是怎么理解)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6-22 16:45:24

公因数和公倍数定义

公因数,亦称“公约数”。它是一个能同时整除若干整数的整数。如果一个整数同时是几个整数的因数,称这个整数为它们的“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称为最大公因数。

公约数与公倍数相反,就是既是A的约数同时也是B的约数的数,12和15的公约数有1,3,最大公约数就是3。再举个例子,30和40,它们的公约数有1,2,5,10,最大公约数是10。

公倍数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中,如果它们有相同的倍数,这些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在公倍数中最小的,称为这些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A和B A/B=C 如果A能被B整除,则A为B和C的公倍数 两个数A和B,它们的公倍数就是既是A的倍数又是B的倍数的数,即能同时被A、B整除的数 比如说:12和15,它们的公倍数是60,120,180,在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那一个就叫最小公倍数,就是60。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