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豚识字方法:豚是一个汉字,读音为tún,左右结构,部首为豕,总笔画数为11。豚是一个会意字,泛指猪:豚肩,豚蹄,豚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河豚[hé tún] 鱼,头圆形,口小,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鳍常为黄色。肉味鲜美,卵巢、血液和肝脏有剧毒。生活在海中,有些也进入江河。也叫鲀(tún)。
江豚[jiāng tún] 也叫江猪。哺乳动物。体形似鱼,长1.2—1.6米。全身灰黑色。头短,眼小。尾扁平,无背鳍。栖息于港湾淡水中。多独游或少数同栖。食小鱼及其他水生小动物。产于中国长江口。
豚
tún
【名】
(会意。小篆作字形从彖省。彖(shǐ),猪。从手(又)持肉,用于祭祀。本义:小猪,猪)
同本义〖sucklingpig〗
豚,小豕也。——《说文》
猪其子谓之豚。——《方言八》
豚鱼吉。——《易·中孚》
豚曰腯肥。——《礼记·曲礼》
鸡豚狗彘之畜。——《孟子·梁惠王上》
郑县人卖豚,人问其价。——《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又如:豚子(谦称自己的儿子);豚犬(猪与狗);豚鱼(豚和鱼。泛指无知的动物);豚犊(愚蠢如猪的小孩)
泛指猪〖pig〗。如:豚肩;豚蹄
同音字
tún :忳 坉 芚 蛌 豘 軘 鲀 飩 魨
黗 霕 臀 臋
同部首
豕 豖 豗 豛 豙 豘 象 豜 豝 豞
豟 豠 豤 豦 豣 豥 豢 豧 豩 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