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已者死的意思是(苍生已死黄天当立的意思)

士为知已者死的意思是(苍生已死黄天当立的意思)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12-03 05:30:59

士为知已者死的意思是

拼音: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

解释: 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出处:《战国策 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语法: 士为知己者死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2回:“岂不闻‘士为知己者死’?又岂不闻‘国士遇我,国士报之’?”

近义词: 士死知己。

士为知己者死,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女为悦己者容,指女子为自己喜欢的人而打扮.语出《战国策·赵策》:“晋阳之孙豫让事知伯,知伯宠之,及赵襄子杀知伯,豫让逃山中,曰:‘嗟呼!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矣.’”

后来,他变易姓名,漆身吞炭,使人认为不出自己,但几次刺赵襄子,都被赵襄子发现了,赵襄子因为他是义士而没有杀他.最后一次刺杀赵襄子,赵襄子说:“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

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原来范、中行氏并不是豫让的知己,只有知伯,把他看作国士,才是他的真正知己,所以他要用死来报答.这句话,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信条,它反映了因为知音难得,人们为了报答知己,虽万死不辞的精神.尤其是知识分子,一方面是洁身自好,“凤非梧桐不栖”;一方面是士为知己者死,如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辅佐后主,鞠躬尽瘁,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向往、倾慕的典范.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