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
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这样的教案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兴趣。
通过,孩子们可以学习到蚂蚁的社会性、分工合作以及蚂蚁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
他们可以亲自观察蚂蚁的行为,了解蚂蚁是如何寻找食物、建造巢穴和保护自己的。
此外,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观察蚂蚁的行走路径、观察蚂蚁对不同食物的反应等,从而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总之,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通过它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增加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2、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发现蚂蚁的基本特征。
3、愿意参加探索活动,知道要爱护蚂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蚂蚁的'特征
2、小蚂蚁若干,小昆虫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察蚂蚁,引起幼儿的讨论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长得很小很小,仔细看一看,会是谁呢?
二、展开
1、课件演示:
幼儿有序地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2、教师:看清楚了吗,蚂蚁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在集体中进行交流。
3、提问:
(1)头上有什么呀?触角是直直的吗?(触角、眼睛、嘴巴)
(2)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呢?
(3)蚂蚁的身体分成几个部分啊?(头、胸、腹)
(4)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4、教师小结蚂蚁的外形特征。
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上长着六条腿。
三、观看课件,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1、讨论:小蚂蚁的家在哪儿?
2、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蚂蚁的主要生活习性。
四、拓展经验观察各种各样的蚂蚁,比较不同。(大小、颜色、花纹)
教师:蚂蚁的种类可多啦,我们中国就有600多种。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