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最简洁的语言形容 BOSE QC45?
它是降噪耳机里的 iPhone。
这大概就可以很好地形容 BOSE QC 系列头戴降噪耳机在同类产品中的地位。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其降噪性能的绝对领先水平,导致所有的用户在选择同类产品时会最先考虑它,那些推出同类产品的品牌也会第一时间对标它。你也许可以偶尔遇见一两个超越它的产品,可不管后来者有多少,它永远是那个标杆。
而今年,BOSE 用 QC45 把这个降噪耳机界的黄金标准又向上提了一些。
可现在 QC45 并不是 BOSE 旗下最贵的消费级主动降噪头戴(至少从售价上)。事实上 QC45 的国内售价是 2299 元,往上还有 2499 元的 BOSE 700。不过论最新技术的搭载,那自然还是 QC45 比较多。
在上一代产品基础上,BOSE QC45 搭载了第 4 枚对外的麦克风,以改善在嘈杂环境下耳机的拾音能力。机内的语音降噪算法也经过更新,能够更好地过滤外部环境噪音,让用户在大风和嘈杂环境下依旧可以拥有清晰可靠的语音通话品质。
但是在夸 QC45 之前,我想先明确指出它的一些缺点。这些缺点并不致命,但感觉是 BOSE有意为之动的刀子。
QC45 提供且仅提供了环境音模式和主动降噪模式,并不能同时关闭环境音和主动降噪。因此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使用 QC45 时无法通过关闭这两个功能来进一步延长续航时间——虽然 QC45 在开启主动降噪的情况下单次充电续航最长可达 24 小时,可作为一个小小的软件功能,我们还是希望 BOSE 能够在后续更新中给 QC45 加上。
第二点是不支持主动降噪等级调整。QC45 的最大竞品,以及价位更高的 BOSE 700 均提供可调节档位的主动降噪功能。而 QC45 不支持,这比起硬件限制更像是 BOSE 有意动刀将此功能去除,以保护更高端的 BOSE 700。这点刀法怎么说呢……可以,但真没必要,要知道 BOSE 自家的 QC Buds 也有主动降噪等级调整啊……
最后则是佩戴检测功能。QC45 是我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用的高端头戴式耳机里,唯一一个不带佩戴检测功能的。因此它不支持取下耳机自动暂停,自动休眠功能也只能在暂停音乐后单纯地使用定时关机。因此若是你对长时间纯降噪有使用需求,那么一定一定记住要在不使用耳机时手动关闭电源以避免下次使用时电量不佳。
BOSE 啊 BOSE,学谁不好偏偏要学黄仁勋。
所以在功能这方面,BOSE QC45 其实做得不够好。虽然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的音频品牌,BOSE QC45 的佩戴舒适度以及对眼镜用户的友好度依旧是冠绝业内,可这些小细节的缺失让它在面对同级别竞争对手的时候在用户体验这边略显吃亏。
可我依旧能给你一个选择 BOSE QC45,而不是其他主动降噪头戴耳机的理由:降噪。
单纯论对外界环境音的过滤能力,QC45 已经很难在 QC35 II 的高水准上进一步做出很大进步。QC45 降噪的“静谧感”很强,在使用音箱播放机场环境噪音模拟候机环境时,可以很好地隔绝绝大部分中低频噪音。将噪音源更换为停机坪的录音之后,我们发现 QC45 也可以显著削弱中高频段的噪音。其整体降噪能力放到目前的消费级 ANC 耳机中是毫无疑问的顶级水平,这点不用怀疑。
人声较多的场景,比如咖啡厅或商场,是 BOSE QC45 的优势场景。在这个场景下 QC45 能够比较好地过滤人声,将这种不规律的噪音降低到不惹人烦的水平。这是其他不少降噪耳机做不到,或做得没有 BOSE 那么好的。
至于交通工具(特别是飞机)上的降噪自不必说,作为每种降噪耳机的必修课,BOSE QC45 在此领域还是那个优等生。QC45 能够接近完美地压制飞机巡航时引擎的噪声,或是地铁车厢里的轰鸣。QC45 甚至能为用户双耳营造一种“这个环境其实很安静”的假象,只有在拿下它的时候才会意识到交通工具乘员舱内噪音的存在。
可比起降噪能力,QC45 最大的优势其实在于语音通话。共 4 个对外的麦克风加上改进的降噪算法,让 QC45 的通话降噪能力达到非常高的水准。QC45 能够实现非常清晰、立体的拾音,且很好地其与环境噪音分离。甚至在比较常见和稳定的噪音场景(地铁、车站等)中,QC45 能够做到用户不说话对面几乎啥都听不见。
QC45 在这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它非常适合可能需要在较嘈杂环境中进行语音通话的商务人士。并且值得一提的是,QC45 的蓝牙连接距离和稳定度非常好,即便在同时存在许多无线设备的环境中依旧可以保持稳定的连接。最后它也支持同时连接到多个设备,并且支持在从 APP 里选择当前工作设备。
至于声音品质,QC45 也没让人失望。
对于一款主打功能是主动式降噪,然后不提供高清音频编码的蓝牙耳机来说,BOSE QC45 的声音还算是能听。它的音色并不是我印象中那种深沉,初听起来反而显得比较均衡。以蓝牙耳机标准来说,它的低频听感是个亮点。首先是量感合适,其次下潜深度很不错,回弹干净利落。这样的低频听起来很清爽,且拥有非常好的曲风适应性。
但高频这边 QC45 可能因为振膜还没有充分舒展,听起来不够顺滑,声音毛刺感偏多。另外可能是受限于蓝牙带宽的关系,QC45 的人声线条感太弱,听起来不够扎实。甚至在某些人声和器乐密集的曲目中,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数码感,各种乐器听起来就像是纯数码合成的声音一般。
对于刚接触 QC45 的用户们来说,上面这两个问题并不明显。不过这两个缺陷对于有一些耳机品鉴经验的用户们来说基本上都能一耳朵听出来,切换到通透模式可以稍微缓解前面提到的“数码感”,可这并不能改变其中高频不够顺滑的本质。
总的来说整个声音算是“可以听”的水平,毕竟大部分买 QC45 的用户追求的都是降噪效果而非声音品质。BOSE 做了一个听起来 OK,只有对耳机有一定了解且听过很多耳机的人才能挑出毛病的声音,放到 QC45 这种定位的产品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这次的 QC45 依旧能够被称作主动降噪耳机里的标杆吗?
算。
QC45 并不是一款完美的产品,甚至我在这都挑出了 3 个不足。可相应地 QC45 是一款“下限很高”的耳机,它拥有目前顶级的降噪水准,顶级的通话品质,基本功很扎实。它除了佩戴检测之外的功能欠缺大概率可以通过一个固件更新给找补回来,至于 BOSE 愿不愿意这么做那就是另一码事。
至于高清音频编码这事儿……算了咱不指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