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机接收一半就卡住了(传真机只能接收一半什么原因)

传真机接收一半就卡住了(传真机只能接收一半什么原因)

首页办公设备传真机更新时间:2022-02-24 13:58:56

图截取自《恐龙战队》,图源:tenor

利维坦按:什么是瞬间移动?我们在定义这一概念的时候需要两套衡量标尺,其一关于时间(瞬间),其二关于空间(移动)。本文暂且不讨论瞬间移动与光速旅行所重叠的那一部分,只讨论在正常时间逻辑下的空间闪现。我们可以在很多玄幻/科幻题材的小说/电影里看到关于瞬间移动的情节。如果瞬间移动技术能够在未来实现并广泛应用的话,摇号限号?堵车抢票?不存在的。

诚然,以现代科学观念来审度“瞬间移动”的概念,难免被人斥为痴人说梦。但正如文中所言,我们一直在追寻画风更燃的交通方式。古人无法预言如今飞机火箭这般的高速运载,同样道理,我们也说不准未来会发生些什么。

文/K

图源:pinterest

CCTV 10有一档画风清奇的节目《走近科学》,2005年做了一期节目叫《谁在背我飞行》,讲述了1977年时发生在华北大陆一件离奇的事情。

这一事件号称中国UFO三大离悬案之一。事件的主人公名叫黄延秋,河北邯郸的一位普通农民。1977年7月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夏夜,黄延秋干完一天农活后入睡,第二天醒来竟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到了南京,路途中浑然不知。两个交警穿着的人让他去上海的遣送站发电报通知家里人,家里人才来接的他。

同年8月里,他又一次在睡梦中失踪,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又到了上海,还被两个陌生人神不知鬼不觉带进了部队营地,整个营区居然没人知道他是怎么进来的。当晚是在上海的老乡吕海生收留了他,并在几天后送他回了河北。

事发27年后,黄延秋与吕海生在上海重逢时的合影。图自网络

第三次的失踪更加扑朔迷离,黄延秋一如既往地入睡,醒来后发现自己正被一个年轻小伙子背在肩上飞着,旁边一起飞的还有一个差不多岁数的小伙子。几天之内,两人带着他凭空飞了大半个中国,还在没买票的情况下被带进长安大剧院看了一出《逼上梁山》。

两个小伙子自称是“山东人高登民、高延津”,并告知黄延秋前两次他的失踪都是他两干的。

“没别的意思,带你转转,玩够了就让你回去。”

节目组对这件事的解释是黄延秋患了妄想症和梦游症,当时长安大剧院一直处于修缮过程,从未做过演出。后期节目组对黄延秋所做的”测谎实验”结论也是“此人在这件事上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并未通过测试”。

当年根据高延秋本人所回忆的两位山东人画像,图自网络

但是当年7月,遣送站发到黄延秋乡里让亲友去上海捞人的电报是可考证的,另外据称邯郸市地委也存有他第二次到上海之后的调查存档,那时一夜之间从河北到上海,梦游的解释也是挺幽默的。这些客观事实目前还没有解释通透。

黄延秋的故事在这几十年里一直被重新拿出来反复咀嚼,恐怕再也没有人能说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姑且暂压不表。不过我们在清朝大学士纪晓岚所撰写的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里,倒是也发现了类似的故事。

黄延秋正在接受北大医学部吴教授回溯催眠的调查。图自网络

《阅微草堂笔记》第十一卷里记录了一个名叫《老翁远行》的志怪故事。说当时掖县(今山东莱州)有个知州叫林禹门,林禹门有个八十多岁的爷爷,腿脚不利索,天天让仆人给用椅子抬到门口看风景,晒太阳。

有一回仆人进屋取东西,出来的时候却发现老人连着椅子一起不见了。林禹门一家赶忙四处寻找,心慌慌了好几天,未果。后来是一个从崂山回来的朋友告诉林禹门,人在崂山一座庙里待着。

林禹门在几百里开外的崂山终于找到了他的亲爷爷,老头子表示自己也很懵逼,只知道好像有两个人抬着他的椅子腾空飞了一段路,就到这了。

当我们在对待历史事件时,往往最迫切想要做的是辨真伪、下定义,而最忌讳的是轻易就辨真伪、下定义——即便是乡野怪闻,在没有足够证据下任何揣测都只能是假设。无论是发生在黄延秋身上的事情,还是林禹门他爷爷的事情,后人恐怕永远难以获取客观真相。

也可能从一开始,就根本不存在所谓客观真相。

网络上盛传的瞬间移动超能力者,十字路口救人镜头。

图自网络

我们只能依靠只言片语去揣测时间轴那头所发生的事情,企图无限接近真实情况,奈何永远无法完美还原。习惯这种对历史还原的无力感之后,我们将其称为“浪漫”。

自古以来,神州大陆上就从来不缺乏浪漫。如果我们把“瞬间移动”的概念放宽,只要是“以极快速度抵达远方”都算在此内的话,历史上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奇妙记载了。

相传,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里就有缩地成寸、御气飞行的道门功夫。唐代传奇僧人万回,据说往返万里之隔的弘安和安西只需一日,因而得名。《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里头也有相似的表述:“中古之时,有至人者……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而在佛经所说的六神通里,掌握“神足通”的修行成就者甚至能在六尘境界中飞行自在,随心游历极远处,乃至穿越时间。

超级英雄快银,图自电影《X战警:天启》

国外也常有关于“瞬间移动”故事的传闻,且传闻故事里很多所谓的“巫师、灵媒”貌似都掌握了这一本领。有个16世纪的传说,说的是菲律宾一个站岗卫兵,打了一个小盹儿发现自己就莫名其妙到了墨西哥,还被墨西哥当局认为是“魔鬼的仆人”抓起来,最后被菲律宾人解救出来。

但目前知名度最高的瞬间移动传说,恐怕要数“费城实验”了。

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称美国海军1943年的时候曾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个船坞里做过秘密实验,使得一艘名为埃尔德里奇号的驱逐舰连同船员原地消失几分钟后,驱逐舰又在320公里外的诺福克码头出现。

埃尔德里奇号真实照片,1944年。

图源:wiki

甚至有传闻称因为实验比较难以控制,有些船员在重现时一半身子还卡在甲板里。在实验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船员仍然会有实验的后遗症。不论是在家里、饭店、街上,都可能随机消失又重现。

和所有的都市传说一样,这件事有着几个明显的特征:1、除了几个自称“目击者”的人外,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可以支持故事的真实性;2、美军对此事曾做过官方否认,但这又使得阴谋论者更加笃信确有其事;3、在故事背景中所发生的1943年至今,此事衍生出许多不带重样的版本。

1999年,埃尔德里奇号的老船员首次重聚,并一致否认曾经参与过这类实验:“埃尔德里奇号在费城的确是隐形的,因为它从来没有到过这里。

“这张图片应该是真的,因为那个年代还没有photoshop”。

图源:viewzone

江湖逸闻也好,都市传说也罢,我们一直在追寻速度更快,马力更强,画风更燃的交通运输方式。从1m/s的人类步行速度,到10m/s的骑马前行速度,再到动辄时速200km/h的现代汽车,1000km/h的民航飞机,乃至经过引力加速之后最快可达73000m/s的宇宙飞行器——这项纪录在2016年时由美国发射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号实现,这一速度绕地球一圈只需548秒,我们从未让自己失望过。

但,还是太慢了。

目前测得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108m/s,即便是目前最快的飞行器朱诺号,其最高速度也仅为光速的万分之二

真的太慢了。

图截取自1986年科幻电影《苍蝇》,图源:giphy

就目前的科技来说,我们无法操控任何东西以光速传输——唯一例外的,就是光本身(信息)。

正因为已经掌握了对于信息的即时传输,我们才能做到隔空万里即时喊话、视频、传送编码信息。我们无法想象未来以何种方式实现对人体的瞬间传输(如果能实现的话),正如古人无法想象如今信息是怎么通过电波传递的。

那如果我们不再执着于传输一个实体,而是创造一个类似于“人体传真机”一样的东西来“传输”人体呢?

预想逻辑是这样的,我们在这头将人体打散成粒子状态,并将每个粒子的的物理信息转化为数据,将这一套数据发送到那头,然后让那头的粒子按照这一套数据重新组建出人体

似乎就真的能“传输”人体,实现瞬间移动了诶?

《星际迷航》中关于瞬间传输人体的镜头。

图源:tumblr

别高兴太早,要想实现这一过程,则必须要磕掉摆在眼前的两个硬邦邦的难题:一个来自技术层面,另一个来自哲学层面

先来看看哲学层面的硬邦邦。早在1993年的时候,一个由六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就曾宣称,原则上是可以实现完美的瞬间传输的——但美中不足的是,我们所打散的原件将不复存在。

(researcher.watson.ibm.com/researcher/view_group.php?id=2862)

这里涉及到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大致意思是当我们同时测量一个粒子的状态(速度和位置)时,我们所进行的测量过程会干扰粒子本来的状态,因此我们无法同时准确知道某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Alex Kuzmich实验室中用于研究量子信息系统的实验设备。

图源:Gary Meek / Georgia Tech

而为了绕开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在1998年曾建议利用量子纠缠现象。我们以一个光子为例,当我们要传送这个光子时,前期需要了解关于这个光子的部分信息,然后再将其他信息通过量子纠缠传递给另一个光子(传输光子),再将后者的信息传给第三个光子。最后,我们结合前期提取的信息和第三个光子上的信息,以此来创建第一个光子的精确复制品。

但这样一来,第一个光子也就无法保持原来的状态了。

换句话说,即便我们依靠这一理论实现了瞬间传输技术,我们所传输的依旧只能是一个复制品。那么迎面而来的问题将会是:在那头由其他粒子组成的你的精确复制品,还是你吗?

到这份上,这个问题越看越像忒修斯之船悖论,恐怕只有当我们完全了解意识为何物之后,才有希望彻底解决。

而就算未来某一天的科技达到了能够实现传输又不损伤原件的地步,,这个问题依旧存在——你的复制品,是否就是你?如果是,他跟你又是什么关系?

但就目前而言,我们可能都还没有思考这些问题的资格——毕竟技术层面上都还差的很远。

一个光学元件阵列,用于引导单个光子和激光束的运动。

图源:Delft University

首先,我们如何打散一个人体?

其次,假设我们未来真的可以通过某种难以想象的方式将一个人体彻底打散成原子状态,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传输这些原子所有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多大?英国莱斯特大学对传送人类所要求的信息量有过专门的计算。我们的身体大致可以分解成10^28个原子,即便我们假设每个细胞里都含有足够的信息来复制体内任何其他类型的细胞,再考虑人脑中的信息载量,总的信息大约相当于2.6 x 10^42 bit。

(www2.le.ac.uk/offices/press/press-releases/2013/july/to-infinity-and-beyond-teleporting-humans-into-space)

这么看可能不够直观,我们换一种表现方式:

2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bit

假设以30GHz的带宽进行传输(基于当前技术的保守数据),这套信息传输完成需要用4.85x10^15年。这又是什么概念呢?现在我们一般认为宇宙的年龄大概是140亿年,而传输信息的时间是宇宙年龄的35万倍。

走路没准还能快点。

真人版《恐龙战队》非常擅用瞬间移动的梗。

图源:Gfycat

当然,未来可能出现一些更快的数据传输技术,找到更高效的新型能源,创建多个并行数据流,乃至更强的数据压缩能力。但通过信息重构的方式实现瞬间移动所面临的问题恐怕远不止这些。

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地吃。2017年的时候,中国科技大学的学者们利用量子纠缠技术,将光子从地面瞬间传输到了120公里外的墨子号卫星上,第一次实现了从地球到太空的光子瞬间传输,为未来上了一盘可口的前菜。

120公里传输光子,墨子号的这一波操作是目前光子传输距离的最远记录。

图源:Jian-Wei Pan

当然也可能会有其他办法。比如通过黑洞突破时空的极限,通过回拨时间之轮达差时战,从而实现瞬移。道理我们都懂,但我们离瞬间移动的实现,恐怕还有好远好远。

目前唯一可以明确的是,一切进步,都始于需求,基于学识

只有充分掌握所需知识,才可能把不可能化为可能

海量信息怎么选?要「盐」选!

知乎盐选会员,为你严选好内容

这里有:

时间会变慢,空间会变小?

四维空间下,人会怎么样?

万物,真的都是可弯的吗?

……

著名物理学家、中山大学李淼教授

讲授的《淼懂物理学》

世界上存在「时空异区」吗?

如果跃进黑洞,会看到什么?

如果吃一小勺黑洞,会怎样?

……

知名科普作家汪诘

精心准备的《真假世界未解之谜:看不见的秘密》

为什么蓬莱有这么多海市蜃楼?

「鲎」会用身体兜风吗?

世上真的有人参果吗?

……

《博物》杂志策划总监 张辰亮

《博物君的十万个是什么:成为博学的人》

3 月 21 日,知乎盐选会员超值首发

全新的会员体系将包含知乎平台

严格筛选的优质内容

问答社区的功能和身份权益

成为知乎盐选会员,不仅可以免费听上面3个课程,更能免费享受价值60万的内容,可谓超值。

这些内容包括:

300 盐选杂志

600 盐选专家领读

3500 盐选私家课和 Live 讲座

10000 盐选电子书

(左右滑动浏览更多盐选私家课)

(左右滑动浏览更多盐选电子书)

3 月 28 日 - 31 日期间参与拼团,享双重福利

福利一:

「买一得三,限时福利」通过拼团成为知乎盐选会员即得京东 PLUS 年卡(含爱奇艺 VIP 年卡)。

福利二:

「会员时长,额外加送」拼团成功,即加送 60 天知乎盐选会员时长。盐选内容,不止 365 天。

多元知识,点击阅读原文

知乎为你呈上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

微博:利维坦行星

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清新,反心灵鸡汤,反一般二逼文艺,反基础,反本质。

投稿邮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联系:微信号 liweitan2018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