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的打印机能不能打印七字对联(对联怎么用a4纸打印出来)

a4的打印机能不能打印七字对联(对联怎么用a4纸打印出来)

首页办公设备打印机更新时间:2022-02-27 10:16:14

新华社香港1月30日电题:华哥:书写香港半生缘

新华社记者张玥 万后德

如果你来过香港,一定记得街头店铺那些漂亮的手写招牌;即使没来过,也一定看过香港电影,《少林寺》《食神》《叶问前传》《一念无明》……近百部电影片名,与街头众多手写牌匾,均出自一人之手。别人称他为“书法大师”,他却说“叫我华哥就好”。

华哥,本名冯兆华,笔名华戈。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华哥已为无数街头牌匾和近百部电影题写片名。每一幅作品,他都是用心书写。

(小标题)从写招牌到题片名

“金虎迎春”“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春节临近,香港旺角砵兰街上,人们簇拥着一个档口,争相寻求挥春(即春联)墨宝,讨个新春好彩头。人群中隐约透出档口招牌上的几个字——“华戈 书法”。

“慢慢来,慢慢来。”一个戴着套袖,笑容可掬的老人应接不暇。42年来,华哥每年春节都在这里为街坊朋友们写挥春。

今年74岁的华哥是广东顺德人。从小在父辈的熏陶下对书法产生兴趣,写得一手好字。1979年华哥来到香港打工,成了一名电器工人。他没想过对书写的热爱与坚持会带给他人生的转折。

1980年,华哥的书法作品在香港青年学艺比赛中获得优异奖。获奖后,很多人开始找华哥写字,大到店铺、大厦外墙的招牌,小到百货公司“大减价”的海报。后来华哥租下砵兰街的一个档口,专营写字生意。

“那时候电脑还没有普及,所以各个地方都需要画画和写字。以前香港很多招牌挂在空中,我要扛着梯子爬上爬下去写。”砵兰街鳞次栉比的招牌大多出自华哥之手,这项“副业”帮他增加了收入,也让他与电影结缘。

上世纪80年代,很多演员会来旺角一带体验生活,学习模仿。得此机会,华哥结识了很多美术指导、执行导演,并开始在片场的道具上写字。

写得多了,大家都觉得华哥的字很有特色——灵动沉稳又多变,不拘泥于传统笔法,还略带艺术感设计,于是有人邀请华哥题写电影片名。

“我的电影名字不是随便写的。导演跟我讲述剧情和主演,我就把这个感觉写出来。每一个电影感觉都不一样。同样的字,我现在写的跟下一分钟写的也不一样。”华哥说,每位导演的性格不同,合作、磨合方式也有所区别。

王家卫导演的电影《2046》在澳门拍摄时,邀请华哥去写字。有一场戏是主角走在古装街上,街头各色招牌都需要华哥现场题写。

“同样的字,左边写一遍,他又会觉得写在右边拍出来效果也许更好,就这样反复地写。不是我写得不好,是他追求极致。”此后,华哥与王家卫还有过多次合作。

(小标题)从热爱到传承

“中国书法文化博大精深,比如‘虎’字,写法千变万化。”华哥气定神闲地拿起笔,一边挥洒自如地演示着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等不同写法,一边介绍虎字的演变。最后,一个迎春金虎跃然纸上,犹如虎踞壁上,尽显王者风范。

“这个‘虎’全国找不出第二个,电脑也设计不出来。”华哥笑言。

华哥的书法几乎是自学成才。“古人是最好的老师。我喜欢看不同门派的字,收集一些好的元素,积累、吸收、酝酿、消化。”

随着电脑和数码产品的普及,人们写字越来越少。旺角街头华哥曾题写的招牌多已换作电脑打印,华哥说这是正常的新陈代谢。

“我热爱书法,也希望有更多人来传承这种传统文化。”在华哥心里,书法是一种文化,是有生命的,无法被取代。

“华哥的作品,尤其是题写的招牌和影视片名,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视觉冲击力。”华哥的好友、香港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梁君度评价华哥的字,不拘泥于传统书法的美感,根据自己的理解二度创作,更像是“画字”。

2013年,华哥成立了“香港华戈书道学会”,希望联络各界书法爱好者,交流切磋、以艺会友,弘扬中国书法等传统精粹。

多年前,一对姐妹看到橱窗里华哥写的一副对联,便恳求老板带她们找到写对联的人拜师。华哥认为自己水平还不够,不敢收学生。但姐妹俩反复上门求教,终于打动了华哥。

“她们家原来经营一个小店,父亲很喜欢书法,账本都写得工整漂亮。父亲去世后,姐妹俩很想念父亲,便想学书法,好好写字以表怀念。”华哥说,很意外自己的字受到年轻人喜爱,愿意倾囊相授。

从那以后,华哥陆续收了一千多名学生,从小学生到电影编剧,从医生到商人。教学十几年来,很多导演邀请他去外地题字,他都婉言谢绝了,因为他要给学生上课。

(小标题)从“大师”到老师

朱培德在香港经营生意,工作之余最大的兴趣就是看电影。“有朋友说认识一位为电影片头题字的大师,问我想不想学习。”朱培德听后欣喜若狂,催着朋友带他前去拜师。

“我完全没有书法基础,工作也很忙,没想到大师的课程安排这么灵活。”朱培德说,每周两次的书法课是他最享受的。就算工作再忙,他都会抽时间来“静静心”。

“我不是什么书法大师,但我希望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最好能吸引年轻人喜欢。”华哥在学生的帮助下开设了社交媒体账号,坚持每天更新,将自己写的字“晒”出来。

华哥的粉丝中,“90后”居多。

1997年出生的庄嘉欣从小学习国画,对传统文化很是热爱。大学毕业后,她回到香港一边找工作,一边想学点什么丰富自己。无意中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华哥的字,便结下了师徒缘分。

“老师的字变化很多,可以看起来很温柔,也可以很豪迈。跟老师的人很像。”庄嘉欣说。

华哥笔法独特,教学也很独特。

“老师不会一开始就要你跟帖临摹,他会让你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教你如何去理解书法。”庄嘉欣说。

有一次,华哥教庄嘉欣写“恶”字,在解构字体时,老师说恶人的“心”没有那么大,要写小一点。“我很喜欢老师这种形象化的教法,让我印象深刻。”

“可能只有我这样教学生,你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开心就来,不开心也可以不来。”华哥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年轻人只有喜欢上这种传统文化,才会想去学习和传承。

“很多人喜欢模仿我的字。但我说,无论是临帖还是拜师,不要完全照搬,像与不像之间就最好。”华哥教学时允许学生们随便拍照,有问题随时提问,“我愿意让徒弟高过师父”。

“我的很多学生现在都变成了老师,教更多的学生。”华哥说。(完)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