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时期的纵横家鬼谷子在教学中非常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发散思维,其方法也与众不同,别出心裁。他的两个学生孙膑和庞涓在他的引导与点拨下迅速成长,十分聪明。
一天,鬼谷子又要训练自己的弟子了。他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一起上附近的山上砍柴。不过,作为考题,这次砍柴的任务十分具有挑战性,他要求孙膑和庞涓每人所砍的“木柴无烟”并且“百担有余”,而且两人都必须要在10天内完成这个任务。
庞涓是个十分勇敢、踏实的学生,他接到任务后,未加思索,一大早就扛起扁担,拿着斧头到山上去完成老师所交代的任务去了。他每天一大早出门,直到天黑时才回来,努力砍柴。而孙膑的做法却和庞涓不一样,他并没有急于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是过得十分悠闲自在。他每天先是从容自若地吃过早饭,再认真地从书房中挑出一些自己以前想看而没有时间看的书,之后到后山上找了一处适合读书的地方,一读就是一整天。孙膑每天的生活都是这样,这样一直持续到第9天
庞涓看到孙膑竟然不急于打柴,虽然搞不清楚孙膑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但还是感到幸灾乐祸。庞涓心想,自己身强力壮,孙膑在体力上根本比不过自己,马上老师规定的时间都要到了,孙膑竟然还在偷懒,这次,孙膑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
想到这里,庞涓又加紧了手中的活儿,一点儿也不放松,以前他总是输给孙膑,他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比过孙膑
师徒约定的第10天快到了,庞涓劳作不止,直到天黑才砍了99担柴火。而孙膑呢?天快黑了他才收起书本,砍了一根粗壮的柏树枝做扁担,又砍了两捆榆树枝,之后,他就从容地下山了。天完全黑了,师父鬼谷子来了,他看到庞涓砍来的那99担木柴,就皱起了眉头。庞涓看到师傅的表情,心里暗叫不妙,果不其然,等师傅“检查作业”之后,并没有夸奖自己,而是夸奖了只砍了一担柴的孙膑,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2.20世纪中叶,在美国有个著名的企业家名叫威尔逊,他是靠研制出新的干式打印机而发财致富的。
其实,刚开始,威尔逊只是一个小工厂的厂长,每天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但是,随着自己工作阅历的增加,他发现原来收集各类信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对自己的工作也很有帮助。有了这个发现之后,威尔逊就努力地寻找更加简单快捷地收集信息的方式。但是,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较低的限制,市面上广为使用的湿式复印机使用起来相当不方便,因为这种老式复印机必须要使用特殊的复印纸才行。所以,这就阻碍了信息的传播。威尔逊左思右想,再加上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干式复印机。
新发明的复印机不仅没有老式复印机的缺点,而且复印的速度也特别的快,只需要三四秒钟的时间,就能复印一份。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威尔逊专门申请了专利,这样他便可以正大光明地生产大量的干式复印机了。
但是,由于当时威尔逊对干式复印机的定价过高,以至于美国法律不允许他以这样高的价格出售复印机。结果,生产出的大量新型复印机一台都没有卖出去。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威尔逊公司所获得的利润却并不比出售复印机所得的利润少,反而多出了好几倍。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最终,干式复印机可以以高价在美国出售了。
你知道为什么即使没有出售复印机,威尔逊还可以赚到那么多的钱吗?
答案
1.原来,鬼谷子给弟子们派出这个任务,是想考考自己这两个弟子的才智,而不是比他们两个的体力。十天之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了庞涓打来的干柴,这些干柴的火势虽旺,但浓烟滚滚。显然,数量和质量都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而孙膑从山上回来之后,就把自己砍来的榆树枝放到一个平时烧炭的大肚子小门的窑洞里,开始烧起榆树木炭来。等烧好之后,孙膑又用那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将榆木炭担回鬼谷洞,意为“柏担有榆”。等到鬼谷子点燃这些木炭的时候,没有一点烟,这便做到了“木柴无烟”。鬼谷子看十分满意。
原来,孙膑在接到老师的任务后,便意识到,十天的时间砍一百担木材,凭自己的体力完全做不到,于是便用谐音巧妙地满足了鬼谷子的要求。而庞涓则遇事不知思考,仅凭着一股子蛮力,结果费力不讨好,自然要令鬼谷子感到失望。
2.在当时,美国法律只是禁止以高价位出售复印机,但是,却并不禁止威尔逊出租或提供复印服务。聪明的威尔逊只是稍稍动了一下脑筋,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他想到了通过这两种方式依旧可以赚钱,而且需求量会更大,因此他赚的钱也就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