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linux国产扫描仪哪家好(苏州国产三维激光扫描仪哪家好)

苏州linux国产扫描仪哪家好(苏州国产三维激光扫描仪哪家好)

首页办公设备扫描仪更新时间:2022-02-18 15:18:50

文丨AI财经社 郑亚红

编辑丨赵艳秋

在资本市场狂奔了十余年的紫光集团,似乎正被绊在债券兑付的问题上。

自2020年11月至今,紫光集团密集发布公告,宣告几只债券的兑付可能存在问题。最新公告称,“19紫光02”本将于2021年3月25日付息,因公司流动性紧张,本期债券利息和回售资金的兑付存在不确定性,该期债券发行总额为20亿元,期限为3年。

在此之前,“19紫光01”本应在2021年1月25日到期,发行总额为6亿元,但公司也未能按期支付足额利息。再往前推,本来应于2020年12月10日支付过去一年利息的“18紫光04”,也同样未能如期支付本期利息,该债券发行总额为50亿元。

由于逾期未支付利息,相关债券信用等级已经被一再降低,从AAA调降至AA,又从BBB降至B。

在债券兑付延期背后,是紫光集团过去几年大手笔收购投资,但项目尚未进入回报期,企业显露风险防御能力不强的问题。再加上去年疫情下,企业经营受到不小压力,现金流不足。根据紫光债券半年度报告,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紫光集团的负债率分别为73.42%、73.46%、68.41%,长期居高不下。今年1月,紫光集团控股股东、持有紫光集团51%的清华控股公告称,截至去年6月底,紫光集团有息负债总额561.61亿元。

赵伟国开启买买买时代,收购企业尚未解套

紫光集团的前身是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1988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5年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紫光集团。那个时期,紫光集团以“清华紫光”的品牌发展,在国内扫描仪市场上干出了一番成就,连续多年稳坐市场头把交椅,并成为国内扫描仪领域拥有最多专利技术的厂商,同时也出口海内外。此外,紫光华宇输入法和紫光U盘也在市场上有不小的存在感,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直到2009年,紫光集团才迎来了其发展的转折点。当年清华大学着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紫光集团引入健坤投资成为战略股东,宣布首旅集团和旺达集团退出。同时新的管理团队也注入改制后的紫光,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赵伟国被请回来当公司董事长。

赵伟国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根正苗红的清华人。在紫光集团之前,他参与创立了同方微电子,这是清华大学第一家以半导体为主业的公司,曾是四家承接国内二代身份证芯片的设计企业之一,后来也曾是国内最大的手机SIM卡芯片供应商和国内主要的NFC供应商。

不过,赵伟国并没有经历后来同方微电子的风光时期,他2004年离开清华成立了北京健坤投资集团。这就要提到一点,虽然赵伟国是技术专业出身,但他更为强烈的个人风格在资本操作,被称为“资本猛人”。成立健坤投资后,赵伟国去新疆投资了房地产、天然气等业务,多家媒体报道称其拿着100万在5年时间赚到了45亿元。

赵伟国这样的“狠人”成为紫光集团CEO后,毫无意外地套用资本模式,开始带领紫光集团走上频繁的资产运作之路。自2010年至今,紫光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收购,据不完全统计,并购数量超过60起。

2013年,紫光斥资17.8亿美元收购在美国退市的手机芯片公司展讯通信,进军芯片产业。紧接着又在2014年,以9.1亿美元收购另一家从美国退市的手机芯片公司锐迪科。在将上述两家公司收入囊中后,赵伟国将两家公司打包合并成立紫光展锐,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公司,排在高通和联发科之后。

在外界看来,紫光集团是希望以收购的形式来建立一个芯片帝国。赵伟国2015年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计划未来5年投资3000亿元打造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

也是在这一时期,国家加大了对半导体的扶持力度。2014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出台,同年9月,千亿级别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成立,紧接着各地方的基金也相继成立。

对紫光来说,这也称得上天时地利。紫光集团不仅被挑选为大基金的发起人之一,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人。2015年2月,大基金宣布,未来5 年会给到紫光集团总金额不超过 100 亿元人民币支持;大基金发起人之一的国家开发银行宣布,和紫光集团在各类金融产品上的意向合作融资达 200 亿元等值人民币。

也就是说,紫光集团拿到了近300亿元的资金支持。这也成为赵伟国在资本市场上豪掷千金的底气,这一年紫光集团开始了疯狂的并购,不过其最早完成的投资并不在芯片领域。

当年5月,紫光集团出手以25亿美元从惠普手中收购华三通信51%的股份,这是一家主做网络设备、存储器以及服务器的公司,整合后成立新华三。

同年,紫光集团又计划以230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存储器芯片公司美光科技,后美国政府否定了该交易。失败的交易还包括38亿美元拟对美国最大的存储技术公司之一西部数据的收购,以及一系列对中国台湾半导体公司的收购,包括拟以6亿美元收购台湾力成25%的股份、111.33亿元收购台湾矽品25%的股份等。

紫光还曾将橄榄枝抛向排名世界第一的晶圆制造厂台积电,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回复:“不是你今天用钱就可以买的。”另一位来自宝岛的郭台铭则喷赵伟国“是个炒股的”。

尽管对美国以及中国台湾半导体公司的并购之路不容易,紫光集团并没有就此放慢脚步。2016年,紫光集团联合多方组建长江存储,紫光集团占股51.04%。这是紫光集团最大手笔的投入。根据天眼查App,长江存储注册资本563亿元,做存储器芯片设计与制造,在成立之初计划总投资1600亿元。

2019年,紫光集团再以70亿元的价格获得同为清华系的同方股份下属上市子公司、芯片设计公司同方国芯36.39%的股份。

不过,在大手笔的买买买之后,大部分交易尚未进入回报期。如最早总计花费近27亿美元收购合并而成的紫光展锐,并没有实现规模盈利,其上市计划已曝出多年,但并未完成。投资同方国芯的70亿元也未回本,事实上,在一些业界人士看来,同方国芯对紫光的加持并没有太大,还有长江存储尚处于高投入期。

只有非全资子公司新华三实现持续盈利,如新华三2019年营收 322.57 亿元,净利润26 亿元,但与紫光集团收购股份所用的25亿美元相比,新华三几年的利润尚未抵消收购费用,紫光集团“解套”还需一段时间。

股权改革不顺,几次股份转让协议均终止

不过,赵伟国的投资模式也让紫光集团的体量在短短几年变得庞大。2012年,紫光集团的资产仅有66.63亿元,到了2015年底,仅仅三年的时间,紫光集团的资产规模就达到了1000亿元,翻了15倍。最新的数据是,截至2020年6月30日,紫光集团的总资产为2966.49亿元。在此过程中,紫光的负债也在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总负债达到2029.38亿元。

在巨大的负债之下,紫光集团的股改也一再受挫。

2018年,最先传出的受转让方是苏州高新和海南联合,但这项合作协议在一个月后被终止。随后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为新的接盘方。深投控作为深圳国资委最大的平台,该消息发出后,紫光股份应声上涨超2%,但最终此次股份转让也再度终止。

但同一时间内,校企的改革一直在推进。同为清华控股旗下的同方股份,2019年完成了控制权变更,将21%的股份转让给中核资本,转让完成后,中核资本将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也将由教育部变成国资委。而清华系启迪古汉、启迪桑德也都分别公告将引入新的控股基金,分别是雄安集团和雄安新区管委会控股的基金,此举完成后,它们将与清华控股并列成为启迪控股第一大股东。

除了清华系外,其他校企公司也都在做股权改革,近年来,浙大网新、众合科技、山大华特、博云新材等公司也都在进行股份转让,实控权相继发生变动。

2020年6月,紫光发布一纸公告,宣布再次启动股权结构调整。据了解,公司全体股东拟同意紫光集团增资扩股,引入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指定的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最终清华控股、健坤投资、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三方各持有紫光集团三分之一股权。

对于负债累累的紫光而言,上述方案若能落地,可以增强其资金实力,降低资产负债率。但直到现在,该方案尚未公布实质性进展。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