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晕 图像边缘四周模糊
■ 部分画面被镜头遮光罩或是滤光镜遮挡。使用与你的镜头适配的相应型号遮光罩。镜头遮光罩是根据镜头焦距长短设计尺寸的。如果遮光罩对于你的镜头而言太长,就有可能延伸的过远从而遮挡画面。使用多个滤光镜或滤光镜与遮光罩同时使用时,就可能会造成光晕,特别是用短焦距镜头的时候。如果需要,可以取下遮光罩,用手为镜头遮光。只要保证手部在画面之外即可。
胶片或数字影像出现灰斑
■ 曝光过程中感光元件上有灰尘。感光表面上的一小点灰尘,就会在曝光过程中影响光线的到达。在更换镜头时,通过吹球或除尘罩保持相机机身内部清洁。小黑点可以在图像编辑时擦除,或是用银版或漂白技术来去除它们。
■ 扫描过程中扫描仪玻璃上的灰尘。负片或扫描仪玻璃上的灰尘会阻止光线通过负片,从而在正像画面上显示白色光斑。扫描仪中不透明物体或图像上的灰尘会显示灰暗斑点。在数字图像中,这些瑕疵可以在后期修饰,但保持物件清洁是更便利的做法。
曝光问题拍摄对象昏暗,背景明亮(或是拍摄对象明亮,背景昏暗)
■ 测光表受背景影响。在拍摄背景明亮(如明亮天空)状态下的物体时,如果你用总体测光读数,拍摄对象很可能曝光不足从而过于昏暗。如果你的拍摄对象很小很明亮,背景巨大暗淡时,也会遭遇类似问题。拍摄对象会曝光过度从而过于明亮。将测光表向拍摄对象移动,根据测光结果手动设定光圈和快门数据。一些新版相机的测光表可以避免此类情况,它们使用多种感光模式,比较场景不同部分的光线条件,自动地调整曝光。
印制问题印刷画面上出现横条(仅出现在数字印刷中)
■ 喷墨打印机喷头偏移或阻塞,就可能导致画面有横线或横条。用打印机软件进行检查。可以在同样的软件上运行喷头清洗质量,并通过打印测试图案的方法重新调校打印机。
图像褪色
■ 不正确的处理。存储或过度光照(化学彩色印制)。一般而言,新的彩色染料不易褪色,但所有彩色染料都会在强光的长时间照射下褪色。
■ 染料墨水(只适合用于数字冲印)。持久性是喷墨打印机和热敏打印机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将印制的画面在强光下暴晒后。许多喷墨打印机的墨水系统都会使用预期寿命更长的色系。
锐度问题场景中的锐利部分出现偏差
■ 相机没有对拍摄主体聚焦。例如,拍摄对象移动了,但是相机并没有重新对焦。使用自动聚焦相机时,很可能是曝光前没有给相机足够的时间来调整焦距。
没有清晰焦点,放大后更容易察觉
■ 很多情况下是相机抖动造成的。手持相机拍摄时使用了过慢的快门速度,会使照片整体模糊。作为一个经验法则,当手持相机拍摄时,至少要使用镜头焦距数值作为可接受的最慢快门速度—100mm镜头用1/100 秒,200mm镜头用1/250 秒等。用慢速快门拍摄时尽量使用三脚架。
■ 镜头过脏。这会总体上降低画面锐度,特别是与镜头光晕同时出现的时候。
■ 相机聚焦完全错误。例如,拍摄特写镜头时,镜头莫名其妙地对着远距离聚焦。可能是由于用自动聚焦相机拍摄时,曝光前没有给相机系统预留足够的聚焦时间。
运动主体虚化
■ 快门速度过慢。画面的其他部分锐利,但是运动物体不实。
场景锐利部分不够
■ 景深不够。光圈过大会造成小景深,相机聚焦式场景中部分锐利,但是前景和背景虚化。
色彩问题画面整体偏绿
■ 拍摄场景是荧光灯环境。荧光灯装置发射出大量绿光,从而使整个场景看上去偏绿。在镜头上装配FL荧光灯滤色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在绿叶下拍摄。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人的肤色。参考最右图的偏色现象。
画面整体偏蓝或偏红
■ 白平衡调校不正确(数码相机),或者彩色胶片与光线类型不符。原始格式(RAW)文件可以在不损失画质的情况下调整白平衡,但JPEG 和TIFF 格式不行。
■ 胶片:在日光或闪光灯条件下使用钨丝灯平衡胶片拍摄,会使场景变蓝,应使用日光平衡胶片。在钨丝灯条件下用日光平衡胶片拍摄会使场景变红,应在室内钨丝灯条件下用钨丝灯平衡胶片拍摄。
意外偏色
■ 附近彩色物体的反射光会使场景发生偏色。在树荫下拍摄人像,会使肤色意外的显得发绿,这是因为光线被绿叶过滤了。同样的,通过明显的彩色墙面反光拍摄出的画面,会呈现墙面的颜色。这种效果在白和灰这样的肤色或中性色上效果显著。
闪光灯正对反光表面,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拍摄角度,不必要的反射光
■ 从反射表面反射回的光线。直接对着玻璃窗、镜面、经书表面或有光泽的墙面拍摄时,如果闪光灯在相机上或是靠近相机,就会使光线反射回相机镜头。当在有反射面的场景中拍摄时,将相机或是闪光灯移至一旁,从而使拍摄轴线或光路与反射面成一定角度。眼镜会存在同样的问题,就需要让拍摄对象的视线稍稍偏离相机,或是将闪光灯从相机上拿下来。
红眼 人或动物眼部出现红色或琥珀色光斑
■ 从血管丰富的视网膜反射出的红光。让人物的目光从相机移开,或是将闪光灯从相机上取下。有些相机有红眼消减模式:闪光灯在主要曝光过程开始前开启,从而避开拍摄对象的虹膜,减少可见红光数量。
不必要的阴影
■ 闪光灯处于造成不必要阴影的角度。在闪光灯和拍摄对象间“划定”一条虚拟线条,有助于预测阴影的位置。也可以在闪光灯附近放置一盏小功率钨丝灯,大型摄影棚闪光灯装置内的这种造型光也是这个作用。或是令拍摄对象远离墙面,从而使阴影落在胶片画框外的地面上,而不是显著地出现在墙上。
移动对象部分模糊
■ 在强烈的现场光下使用闪光灯。当现场光很明亮、相机快门速度较慢时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快门开启期间,胶片曝光时记录下两个图像—短暂闪光时的清晰图像和明亮现场光下的模糊重影。确保快门设定为闪光灯的最大适配速度。根据不同情况,你也可以调暗现场光,在拍摄对象动态较小时拍摄,或是在高速快门下仅用现场光拍摄。
部分场景曝光正常,部分场景过亮或过暗
■ 原始场景的各个部分与闪光灯的距离不等。远离闪光灯的部分比靠近闪光灯的部分要暗,这是因为从闪光灯发出的光线行进距离越长,强度就变得越弱。试着将拍摄对象中的重要部分聚集起来,使它们到闪光灯之间的距离相近。
画面的一部分是黑的
■ 具有焦平面快门的相机(如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快门速度过快。闪光灯触发时快门尚未完全开启。如果手动设定快门速度,查看生产商的指南,找到使用闪光灯时的相机设置方法。对于大多数相机而言,1/60 秒足够安全,某些相机可以在使用闪光灯时设置更高的快门速度。闪光灯快门同步速度可能会用不同的颜色标出,区别于其他数值。或者有可能用X型或闪光标志标明。如果使用闪光灯时相机自动设置快门速度,那么你的相机就需要送修了。
拍摄对象过暗或过亮,对通过镜头测光的相机而言,使用闪光灯时手动曝光比自动曝光更容易出现问题
■ 如果拍摄对象过暗,说明场景曝光不足—照射拍摄对象的光线太弱。如果使用闪光灯时手动设置曝光,某一次画面过暗可能是相机镜头光圈设置错误或是闪光灯完全充电之前启动快门造成的。手动模式下,在户外夜晚或室内大空间(如健身房)拍摄,可以增加一挡曝光。其他情况下,吸收了周围光线的黑暗场景可能会增加曝光。
■ 如果拍摄对象过亮,说明场景曝光过度—照射拍摄对象的光线太强。某些情况下,手动模式的曝光过度是由相机镜头光圈设置错误造成的。手动模式下,在较小的或是色光照明的房间里拍摄,可以将光圈调小一挡,从而平衡从墙面和天花板反射过来的多余光线。
数字摄影问题像素化,边缘呈阶梯状,细节模糊不清
■ 图像分辨率对于预期用途而言太低。对于显示器显示而言,72~100ppi 是合适的,而用喷墨打印机或热敏打印机则需要200~300dpi。如果扫描图像,需要设置高于上述用途的分辨率。如果画面来源于数码相机,,尝试在Photoshop 的“图像- 图像尺寸”栏将分辨率调高。选择所谓的三次方平滑差值法。下次拍摄时,则应使用更高的分辨率。
画面过柔,图像的细节不锐利
■ 对于数码相机而言,画质太低。在低画质设置中(基础或良好画质),相机用低分辨率设置画面或将画面压缩。重新打开压缩后的画面时,细节将会丢失。印制小幅照片时,结果可能微不足道。但印制大幅照片时,画质损失将非常明显。规划好照片的最终大小和制作方法。仅用于网络的照片可以使用低画质存储。如果想要印制8 x 10或更大幅面的照片,则需将相机设置成最高画质。
数字噪点,彩色斑点随机分布在画面暗部
■ 这种情况常出现在夜间拍摄照片的阴影区域,或是弱光条件下的长时间曝光中。试着用较低的ISO设定拍摄。试一试ISO 100 或ISO 200,来代替ISO 800 或ISO 1600。在Photoshop 中,试一试“滤镜—杂色—去斑”功能。这种方法的确可以减少噪点,但同时也会让画面变柔。一些软件和Photoshop 插件的去噪点效果可能会更好。
条纹,无细节区域出现条纹
■ 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可能是因为用过高的ISO拍摄。试着用较低的ISO拍摄这个场景。你可能会需要用三脚架,或是较慢的快门速度,或是闪光灯及额外的室内光线。有时,即时出现一些条纹,用现有光线的拍摄效果会比用额外灯光及闪光灯要好。这时就得调高ISO感光度了。
过于清晰,细节过于清晰,以至于出现反差和数字噪点
■ 数字图像在图像编辑软件中过于锐利。如果原始文件的锐度并未人为提升,就回到原始文件进行操作。如果需要增加锐度,可以减弱锐化强度。
■ 扫描时过于锐利。在不增加锐度的情况下重新扫描图片、幻灯片或负片。
以上内容节选自人民邮电出版社《美国摄影教程(第11版)》
《美国摄影教程(第11版)》是全球公认的真正的摄影圣经。自20世纪70年代初问世至今,本书一直是美国经久不衰的经典摄影教材。书中珍藏了上百幅安塞尔· 亚当斯(Ansel Adams)、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 Bresson)、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等世界著名摄影大师的珍贵的传世名作。
《美国摄影教程(第11版)》几乎涵盖了当今摄影界中所有的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是一本难得的优秀摄影书籍。本书适合所有摄影从业人士以及摄影爱好者阅读,同时也适合各类专业院校作为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芭芭拉.伦敦,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 o m a N.Y.,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可以说是引导世界现代艺术潮流最重要的美术馆)副馆长,摄影与影像部主任。
吉姆.斯通,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摄影专业教授,美国马萨诸塞艺术委员会及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大奖获得者。作品曾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国家艺术馆、汉堡工艺美术馆等多家艺术机构收藏。
约翰.厄普顿 ,自1951年起在加州艺术学院(现为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摄影。1963年开始在橙色海岸学院教授摄影课程并就任摄影系主任,任职期间学院发展成为全美国最大的摄影教育机构。他曾在麻省理工学院等地举行过4次个人作品展,作品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和学校收藏。他在1988年获得加州摄影博物馆“摄影历史和教育有贡献成员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