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仪原理图讲解(扫描仪的操作原理)

扫描仪原理图讲解(扫描仪的操作原理)

首页办公设备扫描仪更新时间:2021-12-11 11:15:03

在生活中,我们已经离不开二维码,无论是购物支付,信息展示,APP下载,停车缴费等都大量使用到二维码,并且在这一次疫情防控中,健康码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通过健康码的颜色,可以快速识别一个人是否途径疫情比较严重的省市,是否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感染患者。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可直接锁定并找到可能被感染的人群。

相信大家也特别好奇几个问题?二维码是如何被识别的?二维码到底可以存储多少信息?目前每天要消耗掉上百亿个二维码,那么二维码用完了怎么办?

我们挨个来看一下这些问题!

首先二维码是如何被识别的?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二维码和一维码的区别,一维码也就是我们通常在商品包装上见到的条形码,条形码一般只在一个方向表达信息,一般是水平方向。

一维的条形码可以提高信息录入的速度,减少错误率,但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比如:一维码的容量比较小,只有30个字符左右、只能包含字母和数字、条形码尺寸相对较大,空间利用率较低、还有就是遭到损坏后便不能识别!

相比较一维码,二维码就有了很多的优势:

1.数据容量更大

2.超越了字母数字的限制

3.尺寸相对较小

4.具有抗损毁能力,容错能力非常强大二维条码因穿孔、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读,损毁面积达50%仍可恢复信息。

言归正传我们来看一下二维码存储数据和被扫描识别的原理;答案就是二进制,无论是一维码还是二维码,都是由黑白两种色块组成,一维码黑色的线条粗细不一,而二维码则是由黑色小方块组合成的各种形状的色块;电脑程序本质上来说都是由一堆0和1组成的代码,对于电脑来说有了0和1,就等于有了一切!

将我们想要存储的信息,通过不同的编码格式转换为二进制字符串,字符在变成0和1组成的序列之后,再进行一系列优化算法,就得到了最终的二进制编码;1对应黑色小方块,0对应白色小方块,根据一定规则组合就变成了大家看到的二维码了,当然其背后的原理是非常复杂的。

再来看一下二维码二维码的结构:

红色区域:位置探测图形,用于标识二维码面积大小

蓝色区域:定位图形,用于标识二维码x和y轴的走向

绿色区域:校正图形,也是定位用的

剩下的区域是存储数据的!

(贴纸为避免被识别故意添加)

所以通过扫描定位到二维码,然年后再讲这些图形转换为0和1被电脑识别,二维码就可以被正常读取了,这就是二维码被识别的原理了;

那么二维码究竟能存储多少信息呢?

1.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

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

2.编码范围广:

该条码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用条码表示出来;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可表示图像数据,可谓是非常的强大了!

最后每天全世界的人都在使用着二维码,那么二维码何时会被用完,被用完了之后会怎么样呢?

二维码的组合数量跟二维码自身的像素密集点有关,简而言之,像素越高,那么二维码的组合数量就会越多。目前的二维码中,最大的二维码格式是V40,拥有177×177个像素点,那么这么多的像素点,能够形成的所有二维码的数目是多少呢?

这是一个很容易计算的问题,也就是2^(177×177)个,差不多是10的10000次方,这还只是V40格式的二维码组合数量,如果算上V1到V39的,恐怕还要多上不少。所以说,即使地球上每天消耗上百亿个二维码,那么等到二维码用完,恐怕到宇宙灭亡的那一天都不可能!

只要能够扫描识别,二维码的像素密集点还可以进一步扩展,而一旦进一步扩展的话,数量又是呈几何爆炸式增长。

所以结论是:二维码虽然数量有限,但是根本就是用不完的,二维码有广泛的用途,它已经成为了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二维码的容量巨大,我们不用担心哪天被用完或者是不够用。

由于二维码抗损毁性特别强,所以除了常见的单色的,二维码还可以被制作成各种样式的二维码,3D的,动画的,以及各种你能想象到的风格,也可以被各种形状代替,如下面这种:有需要这种二维码制作教程的可以私信,可以分享给大家!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