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
应该比较好理解
有光的地方就有投影
在绘画中
不管是素描、油画还是水粉
画面中物体一定要有投影才能体现出物体的立体
一般画画的时候
光源从何而来:
一、自然光源
比如外出写生,阳光非常好
画风景的时候,阳光投射在地上的光影斑驳
这就是自然的光源
缺点:光感不是很明显(比如阴天、光照不强)
覆盖面大
以及光感太散,不是很集中,很容易画花
二、借助灯光打光(人工灯源)
这个在画室培训过,或者比较专业的绘画人士
应该比较懂这个
特定的光源,可以自己调整高度和角度
光感比较集中,块面感比较的足
缺点:只能有固定的地方,携带不方便
覆盖面比较的小面积
三:自己设定一个光源
比如外出画画或者考试的时候
没有条件等
就自己为画面设定一个光源
比如左边或者右边打光过来
缺点:这个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而且要学会归纳
善于用理论知识去结合画画
光朝哪个方向来
投影就在另一方的下面
比如下面这一幅画面
就很容易看出光从画面的右偏下打的光
呈现出来的投影
光源越集中,投影的形状越明显
这个比较体现在比较实的物体上
像玻璃等物体光打在物体上形成的投影就比较的散
光源越平行于物体,投影的形状越长
如果是水果或者是罐子
那光源越平行,投影就越椭
(压扁了的感觉)
像玻璃的材质的画
反光、投影等都比较的不集中
比较的透、散
投影的形状要根据物体的形状
(当然这只是作为参考,光的变化、透视等)
都会使投影产生些许的变化
投影的形状并不严格的要求画的一模一样
主要是要抓住那种明暗关系
与物体衔接的越实,远的越虚
投影的形状还受所投在物体的形体变化有关
假如投影在衬布上
衬布的起伏变化也会给投影的形带来变化
比如是平整的还是弯曲的
投影的形状跟衬布边缘的形状形成一致
越接近物体的投影部分颜色越深
还有物体接近投影有反光
不能一味的画成深色
注意明暗变化,过渡
比如下列中的可乐玻璃瓶
在光的照射下会形成反光
这个反光和投影
既可以体现物体的立体感也能体现物体的空间感
投影属于照不到光线的地方
线条不要明显
甚至可以把投影处的线条抹虚些
就是线条不需要整整齐齐
每一条都很实
而是注重颜色的深浅虚实
光线照射角度不同
物体的明暗效果也各不相同
众所周知,早晨与傍晚的物体影子特别长
越接近正午的影子就越小、越短
这个应该很多人走路的时候
或者夏天打伞的时候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来
这是因为太阳光线与物体形成的角度不同
所以就会投影不同
物体离光源远,角度小,投影也小
就是光所照射在物体的面积小
投影也小
物体离光源近,角度变大,投影也相应变大
照射的比较的全面
投影也比较的大
这个照射的比较近
▼
这个照射的比较远
▼
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出现
受光部分、背光部分、阴影等光影层次
其实就是物体上的亮面、暗面和投影
无论光源的强弱、远近、角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能改变物体的明暗色调
却不能改变物体的结构
就是物体的形状不会变化
方的变成圆的
在光影明暗的的表现上
要坚持从物体的形体结构出发
着眼于物体形体结构的光感体现
也就是结构感
几何体的黑白灰关系比较明确,层次较为分明
比较适合初学者用来熟悉光线和投影
一般就是学画主要从几何体去学
几何体要不就是方的要不就是圆的
所以比较容易了解
在有光源的情况下
在画物体的轮廓线(起型)
转折线(明暗交界线)的同时也要一起画出投影的轮廓线
它不但可以确定投影的形
还可以帮助检查轮廓和转折线是否正确
而且还会直接造成光的效果
所以比较的重要
投影线就是实的
它不同于面的转折线(明暗交界线)
也不同于有物体的的轮廓线
有一定的轮廓但是体现在面而不是线上
投影和暗部、明暗交界线相互连在一起
构成暗部中的一个整体
在画结构素描的时候
这个比较的明显
以及石膏人像、几何体等
在起型之后
铺大调子的时候
就要归纳出物体的形、投影等
不然的话物体的三大面和五大调不会成立
反正点点在学画的时候
被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
忘记画投影
就开始刻画、塑造、画调子了
挨了不少骂呢
所以现在脑海中记得牢牢的
这些投影知识
希望你们在绘画中学有所用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