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9日下午2点,距离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温岭登陆还有12小时。登陆点300多公里外的衢州开化县,浙大正呈结构工程师余志刚严阵以待,准备加紧巡查重点危房。
余志刚把车停在药厂宿舍前的空地上,取出测量仪和钢尺。一楼理发店的阿姨闻声走出来。几位住客也跟着下楼来围观。天空乌云密布,这座仅有30万人口山间小城,正在酝酿一场暴雨,充斥着台风来临前夕的紧张感。
这是一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药厂职工宿舍,一共3单元,6层,被鉴定为C级危房。按照中国危房管理制度,D级应腾空拆除,C级则需加固维修并密切监控。这栋房子的东南角已经发生沉降,一些墙壁也出现撕裂的痕迹。房子里仍住着30多户人家,大多是药厂的退休职工。
他脑中有一张清晰的地图,标着房屋的所有危险点和监控设备。一根金属梁被固定在裂缝上,这是传感器。头顶的墙角,挂着两个铁箱,里面是高精度卫星接收机。外表看上去,与装在楼道里的电视分支器箱无异。
余志刚查看完接收机后,爬上天台,巡查卫星天线是否遭受破坏。暴雨忽至,他浑身湿透,白色安全帽上滴着水。“风吹日晒都是小事,我们早就习惯了。”他语气轻松。即使没有台风,这种例行巡查也是家常便饭。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具,就像危旧房屋上的“听诊器”。“毫米级的移动都能监测到,相当于一根头发丝。”据他介绍,监测数据将被实时上传到阿里云上,得益于阿里云强大的计算能力,系统能快速依据此前危房的“病历”,判断出房子的“病症”。如果房子的倾斜、沉降超过一定的安全值,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为撤离与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目前大多区域仍使用人工方式进行监测,社区工作人员往往欠缺专业技能和必要设备。而聘请专业检测机构,不仅测量成本高,而且时效性不强、数据不连续。依托云计算平台和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科技巡房”成为可能。
越来越多的力量参与到了这样一股科技对抗自然灾害的浪潮中。8月15日,阿里云、千寻位置与浙大正呈启动“万房上云”计划,将为1万栋老旧房屋提供毫米级自动化监测服务,以应对台风等自然灾害。余志刚说:“希望从今以后,再无因危旧房倒塌而逝去的生命。”
更多故事,请看中国网新闻中心《世相》栏目。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