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因品牌、产地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在15—60kwh之间。
各种电动车型号不同用途不同(轻便车、载重王、爬坡王、长跑王。一次行驶150公里以上)所配电池也不同,单块电池多数为12伏,也有少数单块电池为16伏,电动车配电池有48伏12安、48伏20安、60伏20安、64伏30安[电摩用],72伏40安,由于电池大小不一,价格也相差很大。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锂电池小的一般是3v一组,比如18650型的就是3.7v的。串联后就是电压相加,由于技术原因,锂电池放电时容易产生氢气,所以电压太高产生的热效应也相对会强一些,那么内部就会不稳定,内阻上升导致气体膨胀,最后发生爆炸,所以锂电池一直以来电压都做不高。
随着工艺的改进,技术的进步等等原因,锂电池可以长时间串联运行在较高的电压下,于是现在的做法是一组电瓶大约就是几十块小锂电池串起来提供基础的工作电压,然后再让让几组电瓶并联提供大电流,基本上就是一百组电瓶并联+六十多节电池串联。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呢?
因为一节电的能量只有3000毫安/时,在3.2v的工作电压下,完全放电相当于就是34.56千焦/节。
以93号汽油为例其完全燃烧的热值是46000kJ/kg,而汽油的密度约为0.72L/kg,每升就是63888千焦/L,加一次油大概50L吧,就是3194444千焦,相当于92431节电池,所以6000节电池是一点都不多的。
当然汽油的能量转换效率是很低,热效率达不到40%的,相当于9w节电池只能用光其他中3w6000节电池的能量,而电效率一般能达到90%。
如大家熟知的一样,内燃机的主要损耗是在机械摩擦与气体内能上,尾气是热的,所以当然会带走能量,但是电动机不会直接生产尾气,那么问题来了,电池的损耗到哪里去了?有这么几个地方,一是电热效应产生的热量散耗,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二是机械摩擦损失的能量,三是漏磁,而漏磁中的其中一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电磁波。
普通的电动自行车只有48v,电流只有十几安,也就是相当于500w的功率,但是要让更大的车辆跑动这个功率是不够的,因为你一个电梯的马达都远超这个功率的,电梯的马达都只能载十几个人,更何况一些大客车要运几十个人加货物呢?先来看内燃机汽车的功率,1.4的排量的汽车150匹马力,也就相当于110千瓦,对于只有400伏的电动车来说,要达到这个功率需要275安,电流和电压都相当于电动车的10倍,其实按比例来说是差不多的,否则你这车根本跑不动,更不用说更大的车了。那么在这个功率下电机的漏磁会有多少呢?
一般来说都是要在空载状态下实验才能知道结果的,但是如果没有出故障的话,理论上推测的结果和实际情况是差不多的。
你可以去查公式,反正这里写出来你也看不懂,我直接说结果出来你也未必相信,但是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光也是电磁波,可见光的频率远比电动机发出的要高,事实上长时间照射太阳光确实是更容易得皮肤癌。不信的话,我现在告诉你可见光的频率是380~790T HZ。T吧,K=3个零,M=6个零,G=9个零,T=12个零,百亿级的,你自己考虑这个数字有多高,有多可怕吧。
举个例子吧,你打火机点个火就是在释放百亿级别的“电磁辐射”。
当然激光武器是另一回事。
此外,电磁波是有着通病的,就是铁丝网有着电磁屏蔽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微波炉依旧是安全的原因,实际上你坐在汽车里,就是坐在一个铁盒子里,电动机就算是个微波炉也伤害不了你分毫的,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