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两个球相撞会弹开,这是近似理想的“完全弹性碰撞”。
完全弹性碰撞是在“理想情况”(物理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下。联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时可解得:两个小球碰撞后交换速度。如果被碰撞的小球原来静止,则碰撞后该小球具有了与碰撞小球一样大小的速度,而碰撞小球则停止。多个小球碰撞时可以进行类似的分析。
可是事实上,由于小球间的碰撞并非理想的弹性碰撞,还会有能量的损失,所以现实中的物体碰撞只能是“非完全弹性碰撞”。
PS:关于非完全弹性碰撞的解释:
如果物体碰撞后,各自具有不同的速度,但系统的总动能减小,机械能损失较大,这种碰撞叫“非完全弹性碰撞”。0<e<1,即分离速度小于接近速度。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e=0,即分离速度为零,则两个碰撞的物体粘合在一起运动。
其次,完全弹性碰撞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碰撞时间极短;2、碰撞力很大,外力可以忽略不计,系统动量守恒;3、速度要发生有限的改变,位移在碰撞前后可以忽略不计。
很显然,两车相撞并不符合以上的要求,往往车辆相撞时,碰撞的过程会维持一段时间。在碰撞的过程中,能量损失很大;位移也很大(并不能忽略不计)。所以,它属于典型“非完全弹性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