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100期:
哈哈,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更到第100期了,虽说阅读量一直起不来,但还是自己给自己鼓鼓劲吧。
不过剧情确实拖沓了一些,可是又觉得《大明王朝1566》每一个镜头都是戏,舍掉哪一段都觉得可惜。咳,看来要全部写完,估计得200期以上了,好郁闷啊……
前面海瑞半夜突审郑泌昌和何茂才,通过三件法宝,采取上秤的策略,成功把矛头对准了织造局,对准了宫里,此时的杨金水再也坐不住了。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100期:大明王朝:海瑞动了谁的奶酪,为什么杨金水执意让赵贞吉撤他职?
一、
锦衣卫的突然出现,中断了海瑞的审讯,海瑞并不怕锦衣卫,因为他一有圣旨,二熟读大明律,两件武器在手,谅何茂才也而不敢不画押。
杨金水被锦衣卫扶着来到赵贞吉府上,一进门就狂喊赵中丞:
“那个海瑞不能再审这个案子啦!”
赵贞吉反而相当的淡定:
“为什么?”
这时候的杨金水也不矜持了,直接了当的回答:
“再让他审下去的话,大明朝就让他给搅了!”
赵贞吉知道海瑞去审案,但是此时并不知道海瑞都审出了什么,反而引起的兴趣,到底是审出了什么,让杨金水如此着急?
杨金水一口气给海瑞扣了两顶帽子:
第一顶帽子是私自审案,第二顶帽子是有意把案子往宫里扯,往皇上身上扯,这是大逆!
杨金水很急,赵贞吉却不着急,他也巴不得海瑞往宫里扯呢,最起码对他有利无害:
本身接到圣旨后,赵贞吉就面临一个天大的难题,虽说是追查沈一石家产下落,可是转手织造局就转卖他人。而且听杨金水的分析,再加上吕芳的信,好像是嘉靖帝默许的。其次,嘉靖帝貌似要倒严,可是胡宗宪还是受到重用,严嵩还是阁老,到底仅仅限于浙江,还是要牵扯到宫里?
与其自己闭门猜测圣意,不如让海瑞搅和一下,成功了,自己也有功劳,失败了,责任都是海瑞的!
二、
赵贞吉的策略起了效果,他当然不急:
“明天,我可以调案卷看!”
杨金水哪里还等得到明天,今晚他就想让赵贞吉赶紧上疏弹劾海瑞,免去海瑞的陪审官职务。
杨金水也是急昏了头,你让赵贞吉怎么弹劾?
弹劾他审案的时候,审出了织造局?审出了宫里?还是弹劾他徇私舞弊,做假笔录?赵贞吉是何等人,他的目的可是既做好了差事,又能尽可能不得罪人,最好能进内阁。
锦衣卫头目朱七也知道,海瑞没有错,怎么弹劾他,不符合规矩啊!
杨金水理智近一步丧失,也不怕揭家丑了,海瑞不管不顾要牵扯到宫里,要牵扯到皇上,在座的各位应该知道这样做的厉害吧:
“我就是皇上,就是老祖宗派到浙江来的一条狗,我得看住这个家,你到底上不上疏,赵贞吉?”
此时的杨金水连赵大人,或者赵中丞都不喊了,直呼其名,这样做一方面不礼貌,另一方面也有威胁的意味。同时也尽显他的可怜,他其实并不怕死,怕的仍然是伤了老祖宗,伤了嘉靖帝的脸面。
赵贞吉也不是省油的灯,你越急,他反而越兴奋,要是海瑞也跟他们一样畏首畏尾,投鼠忌器,审不出什么关键东西,他反而更发愁:
“既然这样,杨公公你也可以上疏嘛!”
三、
杨金水最怕的就是凡事往秤上秤一下,他上疏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本是表明这个案子跟织造局无关,他这一上疏,就是无关,也有关了。
眼看赵贞吉不吃他这一套,大家心知肚明的平衡被打破后,杨金水再也找不到制衡点,嗷的一下,又晕死过去……
杨公公身体不适那还了得,赶紧回府休息一下吧!
赵贞吉这家伙也是幸灾乐祸,估计心里还想着报昨天挨噎的仇吧,我说把沈一石的家产充公吧,你非得转卖,现在好了吧,看你怎么办?
杨金水此时还不能倒,还得做最后的努力:
“你不参海瑞也行,那就得让郑泌昌、何茂才去死!”
这俩人要是死了,不就不乱咬人了嘛,不就能保住嘉靖帝的圣明了吗?
这里有必要讲一下,为什么杨金水宁可装疯也要全力保住嘉靖帝的脸面,其实在沈一石打着织造局的牌子低价买田时,嘉靖帝就说过:
“他要坏了朕的名声,就把他自己的脑袋挂到粮船上去!”
所以,死几千百姓,死几个官员,甚至死个海瑞,杨金水不在乎,嘉靖帝也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名声,俗称面子!
可是,如果郑泌昌和何茂才在这个时间段死了的话,能解决问题吗?
如果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么何必等圣旨来审他俩呢,直接咔嚓了不就完了,显然这个方案,根本就不适行。
赵贞吉只当杨公公失控了,马上安排人把他送回了织造局,杨公公挣扎着喊着:
“今晚,今晚,兹事体大,兹事体大!”
四、
送走了完全失控的杨金水,赵贞吉开始正儿八经地跟朱七对话:
“二位钦差,你们觉得该怎么办?”
朱七也是摇摇头,这种事实在是难办,随后竟然说出了跟杨金水同样的话:
“郑泌昌、何茂才是不能留了!”
赵贞吉一下子惊呆了:
“杀人灭口?”
朱七一笑,开什么玩笑,这么大的两个钦差,虽说我们是锦衣卫,也不敢杀人灭口啊!所谓的不能留,是说不能留在浙江了,得赶紧连夜送他们去京城!
其实这种处理方式也是得当的,让司礼监、内阁和嘉靖帝去审,至少浙江这边不用担风险。但是赵贞吉并不愿意这样做,一方面显得自己无能,毕竟是钦点的主审官。另一方面,他还指望这次案件审理完,能再往上走一步。
“我不能这么做,圣旨是叫我审他们,并没有让我把他们槛送京师。”
朱七也给赵贞吉讲道理,此时的郑泌昌和何茂才已经狗急跳墙,逮到谁咬谁,不能再让海瑞审了。我们应该换个地方监押,同时马上给朝廷去封奏折,按旨意办事。
赵贞吉之所以会答应,是因为海瑞此时审出的问题刚刚好,既能试探嘉靖帝的意思,还不至于真的搞到嘉靖帝头上,那时候局势就不可控了。
安排好一切之后,锦衣卫急忙去部署转移郑泌昌和何茂才的事情,以及给宫里下急递。偌大的浙江巡抚衙门,只剩下一个赵贞吉,陷入了沉思……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