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钱的单位贯是多少(古代重量单位钱的由来)

古代钱的单位贯是多少(古代重量单位钱的由来)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2-04-12 05:18:56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应该记得这两个场景,那就林冲买宝刀花了一千贯钱,武松打虎被赏了一千贯钱。在小说中,“一千贯钱”出现的次数较多,因此这也不免让人好奇,这“一千贯钱”究竟是多少钱呢?放到现在又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呢?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就得来看一下什么是“贯”。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贯”作为钱币计数单位始于西汉武帝初年。根据《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从这一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贯虽然指的是用来串钱的绳子,但我们在通读全句的话,也可看到,当时的一贯钱已是定数。

此外,根据《汉书·武帝记》中记载:元狩四年,“初算缗钱”,引用李斐的注释为:“一贯千钱,出算二十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汉武帝时期,一千文为一贯已经是定数了!

不过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实际上“一贯钱”这样的称呼一般都是官府所定钱币计数单位的称谓,可以说成是“官称”,在民间一般来说很少使用到“一贯钱”的称呼,而是用“一吊钱”来表示!

因此这样说来的话,一吊钱实际上就是一贯钱的别称,它们数量相同,只是称呼方式不一样而已。可问题是,这“一吊钱”的称呼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其实也很好理解。

我们可以推想汉代串钱的场景:一个人将一千文钱串在一根绳子上面,为了防止钱散落和保证钱的数量充足,因此必须要将绳子两头给连接起来。而保管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很简单,钱既然已经成了串,无论是存还是取,其放置的方式都应是悬挂状!“悬挂”,亦可为“吊”,所以人们称官方的一贯钱为一吊钱。

那么,历史上的“一贯钱”就真的有一千文这么多吗?

当然不是。在中国的货币发展史上,从西晋以后钱币的计数均不足“百”,关于这一点在西晋时期就有“取人长钱,还人短百”的说法,所谓“短百”也就是钱不足百的意思。

不过这里的“百”则并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百,这里的“百”指的是钱币的数量关系,比如“七十为百”,则是七百文为一贯的意思!根据《隋书·食货志》中记载道:

在南朝梁武帝大同元年以后,“交易者以车载钱,不复计数,而唯论贯。商旅奸诈,因之以求利。自破岭以东,八十为百,名曰东钱。江、郢已上,七十为百,名曰西钱。京师以九十为百,名曰长钱。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百”并不足量,有时八百文为一贯,有时是七百文为一贯,九百文为一贯的也有。等到大同末年,甚至是以三百五十文为一贯。当然了,各朝还有所不同!

到了宋朝建立后,又规定八十或八十五为百。不过在宋朝初年国家制度尚未全面普及的时候,各个州县皆还是用原来的规制,有些州府甚至规定以四百八十文为一贯(当然也有将1000文作为一贯的)。直到后来,宋朝政府便规定以七百七十文为一贯。

​如果我们不看各地的差异,就宋朝政府的规定来看的话,七百七十文为一贯钱,一千贯就是77万文。按照宋代的钱币购买力来看的话,宋朝的一文钱相当于现在的0.3元人民币(推导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这里只说结果)!

那么一千贯,即77万文,就相当于是23.1万元。当然了,这一结果也并非就是唯一答案,推算毕竟存在误差。不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武松打虎得了23万的奖金,还是比较不错的。至于林冲花23万买了一把刀,笔者想会不会是被坑了呢?

参考文献:《宋史》、《汉书·武帝记》、《隋书·食货志》;

以上图片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