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 温州市区那么小,合并哪里好?,有读者反馈说:
设再多的区,大家眼里的市区,还是只有鹿城。
嗯?这话看似不对,但看似又很对。
朋友公司原来在置信广场的,想换场地,看了很多场地也不满意。
我说瓯海那边新的写字楼很多,可以去看看。
他说太偏了。
我说哪里偏了,你从置信这开车过去才二十分钟。
他说,说是这样说的,但是心里感觉远,我们倒还好,客户会觉得远。
无独有偶,另一个朋友的公司是初创,图便宜选择了浙南云谷那边,结果在那边招不到人,最近不得已又在新城一带找地方。
我说,瑶溪也是市区啊。
他说,理论是市区,实际上没人把那里当市区,当地人去鹿城,也说自己去市区的。
另一个朋友说得更直接,说好听点,瑶溪是依山傍水,空气清新,说难听点,那边就是一个山头地啊。
这种说法、感觉,很多人有。
来源:温州商报
有时想想也挺悲哀,龙湾、瓯海设区都30年了,居然还有那么多人没把他们当作市区,更不用说刚设区四年的洞头了。
“我都不知道把那几个小岛弄成区干嘛。”不少温州人到现在也不解洞头的社区意义。
鹿城的这份傲娇, 甚至还深深影响着婚恋市场。一些鹿城家长,俨然摆出“鹿城”只能跟“鹿城”结缘的架势,不惜强力干预子女的大事。我初听这些案例,还不敢相信。
然而,即便在鹿城内部,也不是所有土地都能享受“市区”的“殊荣”。
比如双屿、仰义那一带,只是大家印象中的工业区,邻近的黄龙也是最近拆迁多,房地产市场才稍微热闹一些。
同时我发现,年纪越大的人,眼里市区面积越小。我平时在温州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在汤家桥这边,有些找我的人也会说有点远。
有一次我听一个退休干部抱怨:“你们活动放那么远啊(香格里拉一带)。”
“不远啊,那边算温州CBD了,市民中心都搬过去了。”
“搞是那么搞的,但是那边没人。谁平时没事跑那边过去。你们做生意,要选在人气旺的地方。”
我想想也对,没人气。
外地人觉得温州小,是因为去哪里路上的时间都挺少;
温州人觉得温州更小,是因为人气旺的地方就那么点。
回想一下我在上海的时候,常常坐的一条线路就是从虹桥火车站到张江高科,一个小时的地铁,横跨上海东西,但是一路上地铁都是人挤人,又怎么说得清哪里偏不偏呢,只能感慨大上海太大了。
但是论陆域面积,温州其实是上海的两倍大。客观上,是城建的水平和人口的分布,造成了温州小。
但是主观上,是年轻人的格局决定了城市的大小。温州年轻人群体,一是少,二是懒,这样让温州显得太小。
每天,大量的年轻人从河北的燕郊每天坐三小时的公交去北京上班,或者从江苏的昆山到上海上班。他们为了梦想也好,为了欲望也好,愿意付出足够的奔波与辛酸。
但是我通过日常交流,面试等很多机会,与温州年轻人交流,发现他们坐半小时的公交,都觉得有点远。如果还要转一次公交,基本上就不考虑这份工作了。
遇到一个家住瓯北,本来想到我这上班的女孩子。
“还好吧,也不算很远,你看那些北漂,可以从河北每天坐公交到北京上班。”
“老板,我知道的,但是我喜欢那么拼的话,我还回温州干嘛?”
让我接不上话。我觉得她很机灵,就说服录用了她。可惜半个月后,她告诉我家里还是给托关系找了个街道里的工作,就走了。
当你心大,世界就不大;当你心小,隔壁也是远行。
那些渴望打拼的温州年轻人,还留在温州干嘛?是这里机会多,还是薪资高?
去年在文章 那些离开温州的年轻人 里,我已经切身描绘了温州这个不幸的现象。
由于龙湾、瓯海长期缺乏写字楼里的企业,温州可怜的一团年轻人,也基本上蜷缩在鹿城的核心区域,从大南门到新城,差不多了。
所以,缺乏在路上行色匆匆,四处奔波的年轻人群体,温州就显得很小很小。
温州是计划到2025年实现1000万人口目标的,保持人口上对宁波的领先。但是那时候的温州,能有宁波那么“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