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温度是多少(液氮是怎么做出来的)

液氮温度是多少(液氮是怎么做出来的)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2-04-12 06:38:22

国外有人做了这么个实验,把一条活鱼,扔到液氮里面,鱼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结,变成了一个冰坨坨,让人费解的是,从液氮里捞出的鱼,放入常温的水里之后,居然活了过来,从外观上看更是完好无损,甚至有些活蹦乱跳!那么,人体冷冻技术,是不是就是这么个原理呢?

液氮来源于哪?为什么可以快速“速冻”生物?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是最多的,占比78%,在1877年左右,法国人路易斯·保罗·卡耶特率先制作出了液氮和液氧。液氧容易爆炸,非常不安全,所以大多是被用来当做炸药或者助燃剂等等使用,而液氮呢,是天然的冷却剂,相当经济好用,很多地方都在使用这种液体。

气体液化这个原理咱就先不聊了,大概696平方米的纯氮气可以压缩成1立方米左右的液氮,当氮处于气体状态时,氮气无色无味,且不具备腐蚀性,是一种稳定性极强的化学物质,又被称之为“惰性元素”。

当氮气处于液体状态时,它的温度也会低至零下196度,一般情况下,液氮都需要专门的贮存罐进行储存,在运输过程中,也要尽量避免磕碰和震动,以免罐体受损导致液氮泄露。

这么低的温度,可以用来干嘛?

液氮主要作用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冷冻和冷藏,尤其是医疗手术中的低温环境要求,液氮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制冷效果。除此之外,在保存生物的样本活性度,以及各种精密金属零件的深冷处理等领域,液氮都称得上是头号功臣。

无论是医疗卫生行业,还是工业制造领域,液氮都能巧妙地嵌入其中,成功赢得一席之地。但是,液氮的制冷效果也像是一把双刃剑,一面为人类所用,一面则恐怖如斯。

2012年10月,英国一个姑娘Gaby Scanlon因腹痛送往急救,结果被诊断出急性胃穿孔,并且医生发现这不是简简单单的胃穿孔,而是整个胃部组织被冻伤至坏死,从而不得不切除了这个姑娘的整个胃部!

那么起因到底是因为什么?那个时候国外流行一种cocktail的喝法,因为嫌弃给酒里面加冰块会稀释酒的味道和浓度,就给酒里面加入了少量液氮,不得不佩服国外的玩法,千万不要模仿,这种喝法已经被禁止了,弄不好就是下一个“无胃人”!

从这就能看出液氮的恐怖,仅仅一杯酒下肚,整个人就废了!实际上,不作的话,瞬间碰触液氮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了解一下“莱顿佛罗斯特效应”。人的体表温度对于液氮来说,是极高的高温,所以当液氮接触到皮肤的时候,会被高温蒸出来“蒸汽层”隔绝在外,但是注意,这个蒸汽层可不是什么魔法罩,人体皮肤接触液氮超过2秒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冻伤!

人接触液氮会冻成什么样?

正如开头提到的鱼的实验,被用来做实验的鱼和虾,都在进入液氮的瞬间,生命体征就已经彻底消失,鱼的眼球被冻成纯粹的白色,通体覆盖着一层冰霜,这条鱼已经在零下196度的低温被直接冻死了!然而,实验到最后却出现了反转。当专家把实验对象从液氮中转移到温水中后,仅仅观察了半个小时,鱼的生命体征竟然又回来了。

用禽类做液氮实验,国内外都进行过不少,也进一步印证了液氮具有将生物体“冷冻”的作用。换个角度思考,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如果将人类放进液氮进行“冷冻”,是不是也可以像那条做过液氮实验的鱼一样,可以再次恢复所有的生命体征呢?

从理论的角度出发,人如果不慎掉入氮气中,再次苏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虽然氮气不如液氮低温,可如果生物体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下,贸然直接接触氮气的话,被冻伤的几率很大。

在墨西哥就曾发生过一起类似的乌龙事件,在墨西哥当地一家泳池酒店里,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入住,酒店将氮气直接倒进泳池,顿时仙气弥漫,美得不可方物,也吸引了大量游客争相跳入水中嬉戏。

然而,酒店虽然达到了想要的效果,但游客们却因为氮气的存在,很快就接连被冻伤,不少游客还在泳池中就直接陷入了昏迷,最后不得不将所有游客一律送医抢救。事实上,在仙气弥漫的泳池里,氮气占据着绝对的主导位置,甚至把周边的氧气都直接取而代之,当游客们贸然闯入该环境时,自然容易造成缺氧反应。

从液氮所反映出的性质来看,如果将刚才实验的对象从鱼变成人类,人类的生命体征也会在短时间内消失,然而,没有谁能断言,当他离开了液氮的加持之后,是否真的能像鱼一样,经过缓冲期后,又顺利恢复自身生命体征。

在上世纪60年代末,加州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位“冷冻人”,据悉,当地一名学者因为疾病骤然离世,根据遗嘱内容,后人在一时间就对他实施了人体冷冻技术,用液氮将尸体彻底封存,想等到医学发达的年代,再对学者进行解冻救治。

冷冻技术不仅在国外风靡一时,在我国也有相关的研究,2017年,新疆的展文莲面临肺癌晚期,命悬一线时,她的丈夫桂军民突然了解到人体冷冻技术。在目前的医学认知里,这项技术仍然处于模型阶段,但桂军民十分坚定,不管怎样,也一定要给妻子留下一个活命的机会。

在展文莲临床死亡后,也接受了全身冷冻的技术,也是我国第一例本土的“冷冻人”,她将和国外众多“冷冻人”一样,共同等待“复生”的机会。然而,时至今日,国际上依然没有传出任何关于“冷冻人”成功解冻复活的消息,他们也将继续遥遥无期地被冷冻下去,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可以顺利实现“再见世界”的梦。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了,关注过客,听过客说,我们下期见。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