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机器人(学机器人的十大好处)

什么是机器人(学机器人的十大好处)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2-04-12 06:08:34

现在在网上搜索机器人的定义,会有不同的答案,在国际上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定义,总结几点就是,自主控制、可编程。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新资料,将机器人定义为: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可在其环境内运动以执行预期任务的可编程执行机构。

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有的说是诞生于1939年,在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展出的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家用机器人Elektro,也有说是 1954年,由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还有的资料显示是第一台机器人诞生于1959年,发明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机器人专家之一恩格尔伯格先生,不管怎么说,机器人发展至今,也就60、70年的历史,虽说短短几十年时间但机器人却是有很大的发展,从刚开始的只能单纯的执行简单重复的动作,到现在拥有很高自主能力的SCARA 机器人、并联机器人、6轴工业机器臂、以及柔顺性很高且能人机互动的协作机器人,这些也只是在工业领域方面,在服务、特种领域也是百花齐放,比如迎宾接待机器人、酒店配送机器人、餐饮机器人、速递机器人、家用清扫机器人、商用清扫机器人、电力巡检机器人、安防巡逻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六足机器人等。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很重要的一个应用,近些年来人工智能发展很快,分支出很多应用方向,但个人理解前期人工智能的发展史就是机器人的发展史,个人对机器人发展的历史也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梳理的。

人类对智能机器的梦想和追求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早在我国西周时代(公元前 1066 年‐公元前 771 年),就流传有关巧匠偃师献给周穆王艺妓的故事。

东汉(公元 25 年‐公元 220 年)张衡发明的指南车是世界上最早的机器人雏形。

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 年‐公元前 322 年)的《工具论》,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布尔(Boole)创立的逻辑代数系统,用符号语言描述了思维活动中推理的基本法则,被后世称为“布尔代数”。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中,根据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创造出“机器人”这个词。

注:为纪念恰佩克创造“机器人”一词,2014年开始以恰佩克名字命名一个奖项,奖励在机器人领域作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旨在致力于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见证者,打造机器人行业的"诺贝尔"。该奖项的设立,旨在对机器人行业中具有战略远见的领导型企业做标杆定位,拉升产业品牌整体格局;对行业中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做典范推介,推动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对积极行业发展的个人做嘉奖,肯定其为行业发展所做的贡献。目前在中国范围内恰佩克奖通常被认为是机器人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每年举办一届评奖颁奖活动。

1936年,图灵(A.M.Turing)创立了理想计算机模型的自动机理论,提出了以离散量的递归函数作为智能描述的数学基础,给出了基于行为主义的测试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1939年,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家用机器人Elektro。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会说77个字,甚至可以抽烟,不过离真正干家务活还差得远。但它让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憧憬变得更加具体。

1942年,美国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三定律”。虽然这只是科幻小说里的创造,但后来成为学术界默认的研发原则。

1948年,诺伯特·维纳出版《控制论》,它是一门研究和模拟自动控制的生物和人工系统的学科,标志着人们根据动物心理和行为科学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已经形成。阐述了机器中的通信和控制机能与人的神经、感觉机能的共同规律,率先提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工厂。

195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并注册了专利。这种机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对智能机器的看法:智能机器“能够创建周围环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问题,能够从抽象模型中寻找解决方法”。这个定义影响到以后30年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方向。

1959年,乔治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恩格尔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随后两人合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公司。由于恩格尔伯格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宣传,他也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

1962年,美国AMF公司生产出“VERSTRAN”(意思是万能搬运),与Unimation公司生产的Unimate一样成为真正商业化的工业机器人,并出口到世界各国,掀起了全世界对机器人和机器人研究的热潮。

1962年-1963年,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可操作性。人们试着在机器人上安装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采用的触觉传感器,托莫维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最早的“灵巧手”上用到了压力传感器,而麦卡锡1963年则开始在机器人中加入视觉传感系统,并在1965年,帮助MI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能识别并定位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1965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出Beast机器人。Beast已经能通过声纳系统、光电管等装置,根据环境校正自己的位置。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陆续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美国兴起研究第二代带传感器、“有感觉”的机器人,并向人工智能进发。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们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它带有视觉传感器,能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不过控制它的计算机有一个房间那么大。Shakey可以算是世界第一台智能移动机器人,拉开了第三代机器人研发的序幕。

1969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实验室研发出第一台以双脚走路的机器人。加藤一郎长期致力于研究仿人机器人,被誉为“仿人机器人之父”。日本专家一向以研发仿人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的技术见长,后来更进一步,催生出本田公司的ASIMO和索尼公司的QRIO。

1973年,世界上第一次机器人和小型计算机携手合作,就诞生了美国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的机器人T3。

1978年,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通用工业机器人PUMA,这标志着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完全成熟。PUMA至今仍然工作在工厂第一线。

1984年,恩格尔伯格再推机器人Helpmate,这种机器人能在医院里为病人送饭、送药、送邮件。同年,他还预言:“我要让机器人擦地板,做饭,出去帮我洗车,检查安全”。

1998年,丹麦乐高公司推出机器人(Mind-storms)套件,让机器人制造变得跟搭积木一样,相对简单又能任意拼装,使机器人开始走入个人世界。

1999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犬型机器人爱宝(AIBO),当即销售一空,从此娱乐机器人成为目前机器人迈进普通家庭的途径之一。

2002年,丹麦iRobot公司推出了吸尘器机器人Roomba,它能避开障碍,自动设计行进路线,还能在电量不足时,自动驶向充电座。Roomba是目前世界上销量最大、最商业化的家用机器人。

2006年6月,微软公司推出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机器人模块化、平台统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比尔·盖茨预言,家用机器人很快将席卷全球。

2012年,机器宇航员,“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最后一项太空任务是将首台人形机器人送入国际空间站。这位机器宇航员被命名为“R2”,它的活动范围接近于人类,并可以执行那些对人类宇航员来说太过危险的任务。美国宇航局表示,“随着我们超越低地球轨道,这些机器人对美国宇航局的未来至关重要。”

2014年,人们首次通过了图灵测试,英国的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图灵在1950年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理论,能够通过测试的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之后虽然无数的机器人在测试中失败,但是在2014年6月7日阿兰图灵逝世60周年纪念日那天,在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2014图灵测试”大会上,聊天程序“尤金古斯特曼”首次通过了图灵测试。

2014年5月29日,微软小冰正式推出第一代产品,以对话式聊天机器人形式迅速积累训练数据。2019年5月,小冰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随后在央美美术馆举办个展。 2020年6月,小冰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 随后,小冰创作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题曲《智联家园》,并受邀为Burberry创作新系列推广单曲 。同年8月,小冰联合唱作歌手、电子音乐制作人朱婧汐共同创作了上海大剧院主题曲《HOPE》 。

2014年,中国第116届广交会会展中心,机器人“旺宝”(BENEBOT)能够热情招呼访客,而这款出自科沃斯(ECOVACS)的导购机器人,可以与人类进行视频或音频对话,使消费者迅速了解商品信息。


2016年3月9日,谷歌AlphaGo在与人类围棋代表韩国队高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五番棋对抗中先拔头筹,人工智能在围棋上所表现出来的惊人实力与神速进步让全世界的职业与业余棋界人士目瞪口呆,彻底颠覆了之前人们认为电脑围棋目前绝不可能对抗围棋高手的认知,人类历史上有关人工智能的突破也因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2021年6月23日,机器人“华智冰”入学清华,作为中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将师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唐杰,即日起开启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学习生涯,代表我国人工智能机器人正崛起。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