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木牛发明视频(电牛是什么样子的)

电动木牛发明视频(电牛是什么样子的)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2-04-28 09:26:11

李景阳

央视有一档名为《我爱发明》的节目,和《走近科学》一样经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节目中曾多次播出关于木牛流马的发明,尤其是2016年的一期节目,引起社会各界热议。

这期节目,讲述了一位名叫李景阳的农村木匠花费8年时间,砸锅卖铁造出了“木牛流马”,并获得了发明专利。

妻子在接受采访时略带抱怨地说:“8年来,我劝他多少次都不听,就像着了魔似的,没日没夜的,整天研究这些东西,现在研究成功了,我心里一块大石头也算是落地了。”

这让人不禁感到疑惑,为何“李木匠”会对发明研究如此狂热?

小村落的大发明家

1951年,李景阳出生于河北唐山郊区,后来在吉林省永吉县西阳镇大岗子村定居。

他虽然只念到了小学六年级,文化程度比较低,却从小就对物理、机械等方面有着狂热的兴趣。

小时候他经常会摆弄些家里的工具物件,去理解其中的设计原理,并尝试动手制作。

在20岁出头的时候,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木匠学徒。有了师傅指导的李景阳手艺愈发娴熟,做工速度快,而且做出来的东西用着顺手还耐用。

很快,连邻村的人都会慕名来找他做东西或者修东西,一说家里什么东西坏了,人们总会想起大岗子村的“李木匠”。

随着手艺日益精进,李景阳在工作之余,会尝试改造工具或者研究一些小发明。

他的发明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尽可能都用木头做,他7旬的时候,还用一个月的时间,做出了一辆长1.8米、高0.82米、重20公斤、载重达100多公斤的木质自行车。

全车只有传动链条是金属的,而这也是他认为美中不足、可以进一步改良的地方。

车轮他本来想手工打造,但是考虑到车轮强度必须要高,需要极其精细的工艺,不得不动用机床制作。其余的,基本上都是他手工打造的。

这辆自行车成为了他平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出远门或者上山的时候,这辆自行车帮他省了不少力。

不过他最得意的并不是木质自行车,而是传说中的“木牛流马”。而这一切,都要从李景阳的另一个爱好看电视说起。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看电视是李景阳的第二大爱好,他曾在电视上看到有个电工做出了机器人,还拿了比赛的大奖,这让“李木匠”看得心里直痒痒,回忆初心时李景阳激动地说:

“当时我就想,他能造机器人,我应该也能,如果能够做出来,一定要让传统木匠技艺焕发出新的光彩!”

那要做什么呢?李景阳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自己的“偶像”诸葛亮,和神秘的“木牛流马”。

李景阳平常最喜欢看《三国演义》,“90版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让他印象深刻。

虽然电视剧上的一看就是人扮的,但这也勾起了“李木匠”的好奇心,他开始终日茶饭不思、构思着更为真实合理的“木牛流马”。

李景阳认为,以诸葛亮当时北伐的那个条件,这“木牛流马”不会真用腿走,而是用的轮子,说白了和手推车差不多。

但是“木牛流马”还要比一般手推车结实,因为载货量多是其最关键的优势。

再加上李景阳做东西必须要做好看的,他准备做跟真动物差不多大的“仿真木牛流马”,为此还专门设计了根尾巴,行动的时候尾巴也会跟着动起来。

在李景阳的设计中,木牛和流马除了头部不一样外,轮子的数量也不一样。主要用来驮人的牛马2个轮,用来载货的木牛则有4个轮。

画完图纸后,李景阳开始了制作自己梦想的“木牛流马”。废寝忘食的他,连本职工作也放下了,终日除了做东西,就是跑旧物市场买材料。

甚至到了冬天,他也坚持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中制作。等手冻得麻木时,才不情不愿地跑炕上暖一会儿。身子刚暖和一点,就又继续干活了。

不久,他又患上了静脉曲张,可他依旧忍着疼痛坚持搞发明,脑门上虽然汗水不断,心里却甜滋滋的。

同村的人看着已经“入魔”的李景阳,感到难以理解。村子里逐渐传开了关于他的风言风语:

“一个木匠,放着正经活不干,非得做啥木牛流马,那玩意儿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钱花?干啥不比干这强?”

这些质疑并没有打击到李景阳和妻子,反而让李景阳付出更多精力汗水去完成“木牛流马”,妻子也拿出5万块支持他,只可惜这5万块很快就花光了......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冷水泼不灭热忱的心

发明创造,本质上可以说是通过一次次试错来实现的。在他搞发明的这8年里,家中废材料和失败品能够堆成个小山,李景阳的钱包也逐渐瘪了下来。

李景阳不工作后,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妻子和两亩四分的田地,他不得不去找亲戚朋友借钱,借了一圈才勉强借到了一万块。

在这期间,妻子虽然嘴上唠叨他,但一直都在用行动支持着他,除了负责家里的日常开销外,妻子还会省吃俭用帮李景阳一点点把债还上。

好不容易做好了“木牛流马”后,李景阳却发现“木牛流马”就算不拉东西,也非常重,即便下面有轮子,用起来也十分费力。

此时又有人嘲讽道:“忙活这么多年,花了这么多钱,就做出来了个装饰品,这还没俺家老黄牛好使了,关键老黄牛杀了还能吃肉,这砍了只能烧炕。”

在思考再三后,李景阳决定在腿部加入滑轮组,但他文化水平不够,不知道如何计算公式。于是他用省下来的钱买书自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找高中生、大学生请教。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个只上过小学的木匠搞明白了工程力学,将“木牛流马”的腿部改装了一系列滑轮组和轴承,让腿部能够进一步活动起来了。

李景阳为了尽可能还原,首选的驱动方式是手动摇杆,但他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他的“木牛流马”太重了,不载货物爬山也很费力,走了没多远他后背就开始冒汗了。

很显然,这个版本的“木牛流马”无疑是失败品。

沉思许久后,李景阳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既然电动车都能代替自行车,那为什么不做个装电池的“现代版木牛流马”?

木牛PLUS

做电动的“木牛流马”,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是“违背祖先的决定”,可在李景阳看来,他做的是发明而不是还原,他想让自己的发明变得更好用。

电动“木牛流马”并不是装上电池就能跑的,他这个木匠等于要跨领域钻研电工的活。

很快,李景阳“牵”着他的木牛来到了一家汽车修理厂,老板看他这架势还以为他跑偏了,一问才知道眼前不起眼的农民是个有梦想的发明家,就答应低价卖给他电机等零件。

李景阳跑修理厂改造“木牛流马”的那段时间里,周围经常会组成一圈又一圈人墙,都在好奇李景阳这是搞得什么名堂。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景阳按下开关,只见木牛像活了一样,开始往前走了,但是是那种跟喝多一样的步履蹒跚。

李景阳通过观察发现,牛腿关节衔接处的木材比较厚,所以活动起来有些不方便。想到这,李景阳就把牛腿都卸了下来,把关节处削薄了一些,并且打磨地更加平整了。

但当李景阳再次启动“木牛”后,木牛并没有出现康复训练般的步伐,“小细腿”无法自身的重量,直接腿断摔倒了。

为了让木牛行动更为便捷,“李木匠”最终还是妥协了,他将强度需求比较高的部分加上了铁。全新升级后,李景阳的木牛终于能够灵活地往前跑了,而且载人驮货都很方便。

当他正在家改造“流马”的时候,央视的《我爱发明》节目组突然登门造访。

得知记者来意后,李景阳兴奋地和对方讲解流马的结构设计,并自信地打开了开关,只见流马前蹄朝后、后腿前蹬走动了起来。

记者和李景阳又准备让流马挑战300斤的粮食,谁知流马走了没几步就“翻车”了。李景阳并没有被这次失败打击到,他让记者过几天再来看他改进过的流马。

几天后,记者到了李景阳家,发现流马的块头变得变大了,而且马脖子下还有一个操纵杆,可以灵活地控制方向。

除此之外,李景阳还专门给这匹高头大马做了一个配套车厢,看起来跟活的马车相差无几。

这次,李景阳和记者又找了4名壮实的男子和1名女士,五人体重加起来超过了1000斤。流马走起来虽然缓慢,但依旧比较扎实,挑战宣告成功。

震惊全国、引起热议的“垃圾”

此时,人群中却传来了一些质疑声,说他的发明一点都不实用,连汽车都跑不过。听到这话,李景阳难掩失落地低下了头。

当节目播出后,更多的人却找到他家,想亲眼见识下李景阳和他的电动版“木牛流马”。

同时,《工人日报》、光明网等媒体也相继报道了李景阳和他改造的“木牛流马”,震惊全国并引起社会各界热议。

一些专家在了解了木牛流马的原理后,对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木匠肃然起敬,如果没有对发明创造的狂热,根本无法做出这种完成度的发明。

不久,李景阳花了4000块钱,请吉林一家机构帮他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专利名为《一种木牛流马装置》。

文件中详细记载着“木牛流马”的参数:木牛长2.16米、高1.2米;流马长2米、高1.4米。这些数字,代表着李景阳8年来不被理解的梦想与坚持。

次年冬天,吉林虽然冰天雪地,但李景阳的心却热乎乎的。受到了鼓舞的他,用320根螺丝给一大一小两头木牛换上了“钉蹄”,在后面装上爬犁后,拉着妻子在附近的雪原冰湖上游玩。

他还给流马做了一个两轮车厢,妻子和孙子坐在车厢里,他骑在马上当司机,看起来格外温馨。想到这些年亏欠妻子太多,李景阳准备把木牛流马卖掉,让妻子过上好日子。

在跟人请教了一番后,把自己的木牛流马放到了电商平台,这样既能推广自己产品的知名度,又能尽快找到买家。

有人给李景阳泼冷水,说他的发明肯定卖不出去,还说他这忙里忙外还不如打工有价值。

李景阳淡然回应道:“我的‘木牛流马’有着非常高的工艺、文化和观赏价值,可以在博物馆、公园、景区等场所供人观赏,还可用作影视道具。做这件事,我觉得比打工更有价值。”

不久,来自北京和深圳的两家公司找到了他,希望能从他手中买下专利。他的“木牛流马”,并不是一文不值的“垃圾”。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自己的发明搬到了众人眼前,为人们带来了许多欢笑和谈资,比如手工耿。

手工耿经常会一本正经地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发明,比如“菜刀梳子”和“脑瓜崩辅助器”。虽然他的发明没有实际用途,却受到了人们的鼓励与喜爱。

正是因为有各种良性互动,让越来越多有想法的人,敢去动手完成自己的发明,并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和讨论,产生更多的发明灵感,这本质上是一种正向的风气。毕竟科学不能缺乏质疑,但也同样不能少了鼓励。

在做完“木牛流马”后,备受鼓舞的李景阳老人兴奋地分享道:“我现在正‘秘密研发’一款扫雪机器,下雪时可以派上用场!”

由于饱受动脉曲张折磨,他还给自己做了一个木质足疗器,每天都会用两次,按摩完疼痛感确实缓解了一些。

“木牛流马”给了他继续发明创造的信心,而发明创造也一直在改变着他的生活。

参考资料

[1]《我爱发明》,第20160714期,《木牛新传》

[2]《工人日报》,2016年1月28日,《65岁老木匠李景阳造“木牛流马”获中国专利》

[3]人民网,2014年08月28日,《吉林农民自制电动“木牛流马”》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