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可怕的一幕(什么地飞四个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可怕的一幕(什么地飞四个字)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2-05-20 00:58:05

长大以后,重翻或重新思考语文课本某些课文,细思极恐的细节还真不少,只是当时的你不一定留意到。

今天笔者略举几例,说说就教科书中细思极恐的那些细节,解开多年的“谜题”,让“真相”大白!

01

长大后才发现,语文课本里的故事都是以悲剧结尾,从小就被伤感的文学作品所熏陶,怪不得如此丧。

《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哭了好久。

朱自清的《背影》:「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又泪目了。

《鲁迅和闰土》:「多年不见闰土再也不是那个少年了。」伤感。

还有鲁迅的好多文章,闰土不再少年,血馒头的愤怒无奈,祥林嫂的悲哀,不知孔乙己是大约还是的确已经死了!

还有《边城》,不知为何让我难过了很久,特别希望他最后回来了。

《罗密欧与朱丽叶》每次一想到结局都好难受!

《我与地坛》,压抑到人想哭!

《项脊轩志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孔雀东南飞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还有《石壕吏》,真是太悲剧了。

02

《最后一课》,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说的是1870年普法战争后,战败的法国被迫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禁止这两地的学校再教授法语。

当初读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就被文中洋溢的离别之殇感动得泪流满面:离开了法国,再也不能学法语。他们爱法国,爱法语,因此,韩麦尔先生恋恋不舍,小弗朗士难过和懊恼,还有镇上人们伤心至极。

但细细一读,发现自己是被钓鱼了。

《最后一课》总共出现了四个人名:小弗朗士(Franz),韩麦尔先生(Hamel),铁匠华西特(Wachter)以及郝叟老头(Hauser)。这其中只有韩麦尔是法国姓氏,另外三个姓氏都是典型的德国姓氏。为什么?答案显而易见:阿尔萨斯人本是德国人,本来就是说德语的。

阿尔萨斯,位于法国东北部,横跨莱茵河两岸,是法国最小的一个行政行政区域。虽然阿尔萨斯今天属于法国,但是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属于德国的,而且之前阿尔萨斯地区主要民族为说德语的日耳曼人。

这里和《最后一课》就产生了冲突,因为在小说中,他们都是讲法语的。

17世纪以前,阿尔萨斯名义上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德国前身)。17世纪,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欧洲最强大、统治区域最广的王朝,整个欧洲君主几乎都是这个王朝后裔)将本地区卖给了法国,以造成法德(普鲁士)冲突。

常年的战争,令阿尔萨斯当地民众大量逃亡,法国也通过连年战争稳固了在本地的统治。但是阿尔萨斯当地政府、学校、教育依然使用德文,本地的斯特拉斯堡大学也一直接收德国学生。法国的法律、宗教在阿尔萨斯也并不流行。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孚日山脉。孚日山脉隔绝了阿尔萨斯和法国本土,而阿尔萨斯和德国之间并没有地理界限。

到了《最后一课》中说的普法战争(1870-1871年)时期,德国战胜占领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此时阿尔萨斯有150万人,其中只有10万到13万人认可自己法国身份,也就是说不论过去还是普法战争后,阿尔萨斯都是以日耳曼人为主。

了解了阿尔萨斯历史,回过头再看《最后一课》,这篇小说纯粹是都德自己想象的情节,阿尔萨斯并没有法语的最后一课,因为当地人并不讲法语。

由此可见,都德《最后一课》并非要表达阿尔萨斯人对法国的眷恋之情,而是要揭示更深层次的东西:流着德国血脉、说德语的阿尔萨斯人,在被法国统治二百多年后,在即将回到德国怀抱的时刻,他们心中并没有回归祖国的喜悦,反而是无限的伤感。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抨击法国政府的洗脑政策,揭示阿尔萨斯人在洗脑政策下混乱的民族认同。

韩麦尔先生在课上强调阿尔萨斯人“是法国人”,却又说阿尔萨斯人“不会说法语”。看似前后矛盾,但其实却揭示了事实真相:阿尔萨斯人并非法国人,但法国政府拼命想用洗脑的方式把他们变成法国人。

一句话:都德是高级黑。

在19世纪爱国主义泛滥的欧洲,直接批评政府并不合适。因此都德不得不用这种“高级黑”的手法,表达自己对法国灭绝地方文化的洗脑政策的不满。

03

要说东方人心中的理想国,非陶渊明的“桃花源”莫属。隔绝尘世,祥和优美,民众仁善安居,不为时事所扰,不被乱世所困……桃花源中的一切被世人向往了千年,“桃花源真的存在吗”这个疑问也被追问了千年。

《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情节简单点来说,就是一个渔夫在某一天不小心进入了一个“世外仙境”,之后在热情好客的当地人挽留之下住了几天,几天后渔夫离开了这个“世外仙境”,回去之后却再也找不到这个“世外仙境”的故事。

从情节上来看,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田园诗人写个世外桃源不是属于正常操作嘛,可是如果你仔细阅读全文后思考一番,你会发现一些非常恐怖的细节,下面笔者就来好好谈谈这篇文章中那些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文章开篇是这么写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应该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大概是三四月份。可是后来文中却这么写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也就是说此时渔夫应该是看到了长相繁茂的桑树,可是桑树长相繁茂的季节应该是夏季,按理说桃花早就落完了,又怎么可能有桃花林呢?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是渔夫进入桃花源前的场景,可是你知道吗?这种“前窄后宽”结构,和东晋时期的坟墓构造是一模一样的。但实际上,东晋时期“桑桃”在风水中大有讲究。

东晋郭璞在《葬经》里记述:“桑桃聚阴,辟邪”,因此桑桃多出现在当时的墓穴和坟地旁。“百步无杂树”也不像是自然生成,更像是人工栽种的。

不过文中最神奇的细节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里面的人竟然穿着和外面人一模一样的服装,要知道根据当地人的陈述,他们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才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甚至不知道有汉朝。可是西汉时期的服饰其实和秦朝的服饰相比,就有较大的差距,而后又经历了东汉,三国,西晋这几朝,数百年时间过去了,可以说东晋时期的服装和秦朝时期的服装应该是大不一样了吧。那么为什么他们的穿着会和外界一模一样呢?

在将桃源联系到陵墓、坟场时,这些疑问便有了答案——秦汉重视丧葬礼节,后代要给祖辈供奉酒食,烧去用度,所以阴间的人们虽不知时代变迁,却依然有酒、有鸡,穿时下衣装。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点其实也很让人费解,他们从渔夫口中得知外面早已经不是秦末乱世,难道他们对外界就没有一点好奇心。而且他们就这么坚信渔夫不会告诉别人关于他们的事情,这恐怕不太现实吧,那么为什么他们还是让渔夫离开了,而且仅仅是口头告诫了一下渔夫呢?原因可能就是他们有信心让渔夫再也找不到这里。后来也确实如此,渔夫即使是处处记下信号,最后还是没能找到这个地方,还迷失了方向,这个不禁让人联想到民间传说的“鬼打墙”。

也是最让人细极思恐的一点,原文末尾提到:隐士刘子冀高高兴兴地前往,可回来之后立马大病,并且不久后便去世了。

而原文中对其并没有任何行踪记载,显然是回来后的刘子骥守口如瓶,什么也没说,故而不管是刘子骥找没找到桃花源,原文都只字未提。

然而最后他还是病死了,回来就生病,病后不久就去世,很显然是他发现了些什么,那么是谁要灭口呢?

防患于未然,鬼魂施法,刘子骥就死掉了。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好是官场黑暗无比,民不聊生的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五柳先生写出这样的一篇文章,创造出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是不是意味着那个时候只有死亡才能真正解脱,真正的避开一切呢?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