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方式的四种类型在哪一章节(四种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的四种类型在哪一章节(四种认知方式)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2-05-25 03:23:55

小伙伴们在认知分类这一块在心理学算是比较简答的一部分,但是也是每年教师资格证常考考点,今天小苏给大家梳理一下。

教育心理学认知方式分类: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默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著名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

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2.沉思型与冲动型

杰罗姆•卡根依据个体解决问题时的速度与精确度的偏好,将认知风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

(1)沉思型个体在问题解决时常常不急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先对各种可能的答案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精度而非速度;

(2)冲动型个体则常常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强调速度而非精度。

3.辐合型和发散型

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和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4.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

(1)系列性策略

学生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般说来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涉及一个属性。这种策略被称之为“系列性策略”。采取系列性策略的学生,一般把重点放在解决一系列子问题上。他们在把这些子问题联系在一起时,十分注重其逻辑顺序。对所学的内容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看法。

(2)整体性策略

有的学生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涉及若干属性。这种策略被称为“整体性策略”,是指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采取整体性策略的学生在从事学习任务时,往往倾向于对整个问题将涉及的各个子问题的层次结构以及自己将采取的方式进行预测,做到未雨绸缪。而且,他们的视野比较宽,能把一系列子问题组合起来。他们往往从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着手,并且对趣闻轶事特别关注。

5.内倾型与外倾型

内倾型与外倾型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性格类型。

内倾型,其性格特点为兴趣、注意和活动都面对主观世界,为人沉静稳重、反应缓慢,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幻想之中,不善交际,缺乏自信,倾向与孤僻与害羞。

外倾型,其性格特点为兴趣、注意和活动都面向外部世界,性格开朗活泼,反应迅速,好活动,善交际,不介意别人的评价,在各种情境中都善于应付而且自信。大多数人属于介于内倾和外倾之间的中间型。

【出题形式】这部分的题往往以单选或判断的形式考察每种认知风格的具体特征,判断类别。而这种类型的题在作出判难时需要大家抓住每种类型的关键特征。如场依存与场独立的这两类,一类是典型的依靠内心,作出判断是依靠自己,一类是依赖外界环境,察言观色,看别人做出的行为后在作出判断。因此要学会专注题干中的关键词来进行判断。

距离教师资格证还有40多天,想找一起刷题,一起备考的伙伴吗?

点击了解更多☟☟☟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