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自喜马拉雅的
第 825 份礼物
●●●
在内地,很多人爱逛商场,在西藏,人们则爱去寺庙。有人喜欢寺庙里的佛像,有人慨叹满墙壁画,有人沉浸于廊檐处的铃声,有人则独守那一份清净。
每次去寺庙,我先找的必定是那扇窗。
窗,与周围景,自成美学。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以窗造景,营造意境早已被中国古人运用得出神入化,窗在内地,美学之用也远大于生活实际所需。
扎叶巴寺的窗
从修行地看下去是一片河谷
西藏寺庙的窗,与内地有所不同,从窗子望去,没有假山与瀑布、亭台与楼阁,造景之外,它更注重实用性,却在无形中塑造出禅意美,给人安静的力量。
●●●
窗户多为格子窗,窗子外围,常涂上一圈黑色边框,这种边框被称作“巴卡”,是藏语的音译,指“牛角”的意思。这些黑框类似于我们在现代建筑所看到的门窗套,只是相对更加简朴、不事雕琢,甚至不太讲求规整,但是远看却与壮美的藏式建筑墙壁浑然一体,形成寺庙质朴、简约的风格。
窗子上方,往往有块布,有白的、黄的、彩色等,在风中前后摇摆,总让人驻足凝望,久久不能离去。初到藏地,只是知道这种布,未曾深究,后来才知道,这种布不仅是寺庙,对于藏族人都有特殊的意义。
这种布叫“香布”,也是藏语的音译。香布不只是被悬挂在门窗上部的用长条形织物打成褶的,类似遮阳棚的布帏装饰,也有宗教上的寓意。在藏东地区,每年藏历五月十五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对香布进行更换,一年一次,在此期间如果香布损坏了,也不得进行更换。而在西藏的其它地区,也有类似的习俗。
每当微风拂过,香布随风摆动,使得本来方正的门窗形状陡增了几分动态的因素,产生了动与静的对比。更重要的是,在阳光紫外线极强的青藏高原上,香布对于寺院门窗下的彩色壁画起到延缓褪色的保护作用。
在寺院,除了窗子上方的香布,窗子外面一般也蒙着一层布,用以遮挡藏地强烈的日光,以黄色、白色和红色常见,窗台常摆放着各色花,阳光透过布,再渗进窗内,便只剩明亮与一层淡淡的色彩,朦胧而柔和。
●●●
这样柔和的光,最适合修行与学习。
有窗的地方几乎都有僧人修行的座位。有时是寺庙靠墙一角,四四方方一个座位,座位正上方开着一扇小窗,光透过窗刚好洒在坐垫上;有时是整面墙开了窗,靠墙排一排座位,座位前安着几张桌子,窗户低至地面,白天可以照亮整个佛堂。
不少僧人在窗下修行,大多是双腿盘坐,双臂和身体裹在红色的僧袍里,面前横放着一本方形的经书,轻轻诵着经文,有时旁边会竖着一面鼓,僧人每念几句,就会敲响鼓,或是一声,亦有几声。
座位旁边陈设简单,水壶、水杯、几本经书,桌面上放着金刚杵和金刚铃等修行的法器,也有供人换零钱处。
也有僧人在窗下手抄经文,曾见过一位年轻僧人,在窗下照着一本经书,用削尖的木棒蘸着墨水,一页页抄写经文,蘸一下,写几笔,再蘸一下。在他前面,朝拜的人来来回回,一波又一波,有人匆匆离去,有人短暂驻足,他偶尔抬头看看,然后低头继续抄写。有时文字写到一半没墨了,再补一笔,也不见晕染与衔接不当之处。阳光透过窗户和黄色的布,洒在经文上,明亮而不刺眼,只有影子斜倚在桌子和地面上。
窗与僧,自成一体。因着一扇窗子,僧人有了学习、打坐之光,有了僧人,窗子也多了份灵气和活力,无形中,添了丝禅意美学。
●●●
有窗的地方,适合学习,更适合养花。
在西藏,寺庙里的花,四季不败,不识时节。12月份,内地已是大雪纷飞,腊梅飘香;千里之外的雪域,寺庙里的花,依旧是红的、黄的,一派岁月静好。
寺庙的花,不仅是在窗台,在楼梯口,在门前,几乎每走几步,总能看到各色的花儿。拉萨市中心不远的哲蚌寺,房子依山而建,在一排排白色的墙壁外,大朵小朵的鲜花,映得山也多了几分生气。
偶然,在一个寺庙,见到了僧人浇花的场景:不过是拿着一个长长的水管,洒向铺满半个院子的花。看似没有特别之处,好奇问了一下,得到的答案竟是:用心。
在佛教的理论里,养花和修行其实是一个道理。保持花的新鲜,就要时常浇水、修剪,保持心灵的清净也需要时常关照自己的内心,清除头脑中的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养花也是修行,花儿养得好,修行自然不会差。
●●●
钱钟书先生曾说:“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在西藏,寺庙不仅将天,也将光,将万物引入室内。
打开窗,阳光洒满佛堂,在晃动的光线里,佛像的前额、眼皮、脸颊、下巴,都微微闪着光。有时,窗子开在佛像背后,整尊佛,则从后背散发出光。有了光,佛像变得温柔、殊胜、自然,也让佛前的人懂得慈悲、敬畏、悲悯众生。
曾问一个在后藏长大的朋友:“藏族人,每天到寺庙都求些什么?”她说,小时候,跟妈妈一起去寺庙,有段时间因为个子太高,就求自己变矮,上了中学以后,自己果真不长个了。后来,慢慢长大,寺庙去的多了,也不再为自己所求,每次看到佛的面庞,内心都不觉柔软,所求不过众生平安。
不似转经、磕大头、口诵六字真言,窗子就在那里,无任何仪式感和特别之处,却让整个寺庙有了生机,让僧人有了学习、取暖之所,让佛像更加真实,让去寺庙的人心变得安静、善良,心怀慈悲。
也许,这也是佛法里所谓的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