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驾驶法十句口诀解释(防御性驾驶技术五要领)

防御性驾驶法十句口诀解释(防御性驾驶技术五要领)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2-10-14 19:09:01

防御性驾驶法十句口诀解释,防御性驾驶技术五要领

  • 1. 防御性驾驶技术五要领,防御性驾驶法十句口诀解释
  • 2. 请简述在行车过程中如何做好防御性驾驶,防御性驾驶三大步骤顺序
  • 3. 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立定跳远的要领及图解
  • 4. 竞走动作的技术要领,竞走的基本动作要领口诀
  • 5. 排球传球的动作技术要领,排球传球技术动作要领简短
  • 1.防御性驾驶技术五要领,防御性驾驶法十句口诀解释

    1、预估风险:在道路上行驶时,驾驶员每次都会面对各式各样的风险和潜在危险,且往往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并需要立即制定并执行行动方案来避免或降低风险。因此,驾驶人要有顾全大局的意识,做到不主动造成事故、不被动涉及事故。

    2、放眼远方:驾驶中,由于超过90%的决定都是根据眼睛看到的情况而做出的,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避开危险源,行车过程中驾驶员需要搜索前方至少15秒范围以外的交通状况。

    3、时刻扫描:驾驶员无论在何时何处驾车,都应当清楚的了解车周边360度空间的状况,以及车在整个道路交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同时为了能及时发现潜在危险,还要保持视觉搜索不间断的有序的进行,并有意识的避免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

    4、留有余地:驾驶员要保持前后左右的空间,因为与周围车辆保持足够安全距离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让驾驶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采取应对措施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5、引人注目:在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需要考虑他人的能力和行为时,让别人注意你,与你看见别人同样重要。驾驶员需要及时清晰的发出信号,向他人正确传递你的意图,并等待他人的回应,否则不要贸然的前进。

    2.请简述在行车过程中如何做好防御性驾驶,防御性驾驶三大步骤顺序

    1、做好危险源辨认与防御性驾驶:跟车、会车、超车、变更车道、转弯、倒车、掉头等不同行驶状态中的危险源辨认与防御性驾驶。

    2、做好紧急情况及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包括发动机起火、转向失控、制动失效、轮胎漏气或爆胎等车辆故障的应急处置;车辆侧滑、侧翻等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突遇自然灾害、火灾及爆炸等情况的应急处置,驾驶员或乘客突发疾病时的应急处置,事故现场危重伤员的应急救治措施等。

    3.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立定跳远的要领及图解

    1、预摆身体:进行立定跳远时,需要先让身体预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臂肘部弯曲上下摆动,两腿膝盖下压降低身体重心,身体略微前倾,手部和脚部动作协调并与呼吸配合。

    2、起跳腾空:立定跳远起跳时,脚部和手部摆动需要同时加速,双脚在起跳前一瞬间用力蹬地,双臂用力向后摆动并在空中将身体展开。

    3、落地缓冲:立定跳远落地时的姿势是腹部收紧、小腿前伸,双臂保持用力向后摆动的状态,膝盖略微弯曲让身体在落地时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

    4.竞走动作的技术要领,竞走的基本动作要领口诀

    1、步幅自然、宽大、频率快、身体重心轨迹波动小,移动速度快,实效性高。

    2、动作自然、协调、节奏感强、轻松省力、经济性好。

    3、双脚不能同时离地。

    4、普通走步的速度,每小时约五公里左右,而竞走的速度则快得多,即使用中等速度走,也要比普通走快一倍以上。竞走规则要求,支撑腿必须伸直,从单脚支撑过渡到双脚支撑,在摆动腿的脚跟接触地面前,后蹬腿的脚尖不得离开地面,这样就能保证用双脚支撑,不会出现腾空现象,这是走和跑的根本区别。

    5、竞走的速度取决于步频和步长。普通走每分钟约为一百到一百二十步,而竞走可达一百八十到二百步,优秀的竞走运动员每分钟超过二百步。普通走的步长一般是七十到八十厘米,竞走的步长可达九十到一百一十厘米,身材高大的运动员的一步是一百二十厘米左右。

    6、普通走,每步一般需要0.50—0.55秒,而竞走每步只需要0.27—0.32秒,甚至还要少一些。因此,这就加大了肌肉紧张和放松交替工作的困难程度,需要在训练中很好地解决。

    7、步长和步频是相互制约的。加大步长相对地会影响步频,加快步频也会影响步长。一般应 保证一定步长的前提下提高步频。过分加大步长,会给有关肌肉加重负担和增加紧张程度,过多消耗体力,容易引起疲劳,而且也不利于步频的加快。

    8、竞走的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是不一样的,单脚支撑要比双脚支撑时间长得多。要想加快竞走速度,必须缩短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的时间,但缩短双脚支撑时间是主要的,而缩短单脚支撑时间其效果是不明显的。

    5.排球传球的动作技术要领,排球传球技术动作要领简短

    1、正面传球

    用稍蹲姿势,上体稍挺起,仰头看球,两手自然抬起,屈肘,放松置于额前。当来球接近额前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手指微张从脸前向前上方迎出。手触球时,十指应自然张开使两手成半球状,手腕稍后仰,以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的后下部,无名指和小指在球两侧辅助控制球的方向。两拇指相对近“一”字形。

    2、侧向传球

    击球点偏向传球方向一侧,有利于达到向侧向传球。上体和手臂向传球方向伸展,异侧手臂的动作幅度、用力距离和动作速度要大于同侧手臂,有利于向侧向发力,并保持良好的手型向侧向传球。

    3、背向传球

    上体比正面传球时稍后仰双手自然抬起置于脸前。抬上臂、挺胸、上体后屈。在头上方,比正面传球略偏后。与正面传球相同,但触球时手腕要稍后仰,掌心向上,拇指托在球下,击球的下部。用力方法:利用蹬腿、展体、抬臂、伸肘和手指手腕的弹力,把球向后上方传出。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