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天眼的作用,中国天眼的军事用途
1、能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100倍。
2、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由120纳秒提高至30纳秒,成为国际上最精确的脉冲星计时阵,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
3、进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视,以1HZ的分辩率诊断识别微弱的空间讯号,作为被动战略雷达为国家安全服务。
4、基于FAST的强大功能,如果银河系(直径约为15万光年内存在外星人,他们的信息就很可能被发现。国际科研项目“搜寻外星人计划”(SETI的首席科学家丹·沃西默最近向中方提出,希望在FAST加装设备,可合作搜索外星人信号。
2.中国天眼简介,中国天眼的军事用途
1、“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采用我国科学家独创的设计和贵州南部喀斯特洼地稳定而独特的地形条件建设一个高灵敏度的巨型射电望远镜。
2、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计划建造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305米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FAST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持,全国20余所大学和研究所共同参与,经过长达12年的工程选址和对1000余个洼地比选,最终确定大窝凼洼地为FAST台址。
3、FAST项目于2007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2008年12月26日奠基,2011年3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6.67亿元,主要有台址勘察与开挖、主动反射面、馈源支撑、测量与控制、接收机与终端、观测基地建设6项建设内容,建设周期5.5年。
3.中国天眼在哪里,中国天眼具体在哪个位置
1、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2、具有中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FAST,是世界上目前口径最大、最精密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其设计综合体现了我国高技术创新能力。它将在基础研究众多领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学、物质深层次结构和规律等方向提供发现和突破的机遇,也将在日地环境研究、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建设将推动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它的建设与运行将促进西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进步,符合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3、FAST的天线口径为500米,将是国际上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其灵敏度提高约10倍。如果天体在宇宙空间均匀分布,FAST可观测目标的数目将增加约30倍。与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灵敏度高2.25倍,而且Arecibo 20°天顶角的工作极限,限制了观测天区,特别是限制联网观测能力。可以预测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并将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和前沿科研课题,成为国际天文学术交流中心。
4.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全家照
1、中国天眼之父是南仁东。
2、南仁东(1945年2月19日—2017年9月15日),男,满族,群众,吉林辽源人,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2] 2017年7月,入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
5.中国天眼是什么,中国建造天眼的真实目的
1、中国天眼是世界上目前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主要作用是搜寻和发现射电脉冲星。脉冲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
2、中国天眼能把中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100倍。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由120纳秒提高至30纳秒,成为国际上最精确的脉冲星计时阵,为自主导航这一前瞻性研究制作脉冲星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