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蘑菇自制菌种,自制菌种最简单的方法
1、培养基配方:
(1)I号:PDA(马铃薯200g+葡萄糖18g+琼脂18g+水1000m1;
(2)Ⅱ号:PDA+硫酸镁1.5g+磷酸二氢钾3g+蛋白胨2g+水1000ml;
(3)Ⅲ号:马铃薯100g+干杂木屑1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4)注意:上述配方的培养基经高压20分钟灭菌消毒后制成试管斜面,3天内用完。
2、制作方法:
通过组织分离技术,将选取的大球盖菇组织块接入I号培养基上(或接入需复壮的保存种。在24--28℃条件下经10--15天培养,菌丝长至试管1/3--1/4时,挑取菌丝扩展前端浓密、粗壮的部分转入Ⅱ号或Ⅲ号培养基上,采用两点接种法,以使菌丝迅速长满培养基表面(一般15--20天提高菌丝的质量。经Ⅱ号、Ⅲ号复壮培养基培养的菌丝表现为浓白、粗壮、生命力强,以利原种菌丝的生长,缩短原种培养时间,提高成品率。
2.蘑菇菌种买回来怎么种,买回来的蘑菇菌种如何培育
1、蘑菇菌种在出菇前不要直接喷水到菌面,以免破坏菌丝的生长,每天喷水雾,喷湿袋口即可,请注意不喷到菌体面。
2、喷湿袋口后,找个阴暗潮湿的地方放置即可(如厨房水槽,水缸上方等等),静待出菇。
3、当菇芽出现后,将菌包袋口反折,将出芽的菌体面暴露出来。(也可直接减掉袋口,反折利于出二茬时反复使用。每天直接对蘑菇芽喷水。
4、蘑菇只要出芽后,生长十分迅速,一般3-5天已成熟。及时采摘,进行烹饪,就可以享用自己种植的鲜美蘑菇了。
3.蘑菇菌种的配制方法,2000袋平菇投资多少钱
1、母种制作技术,一般处于保存期的大球盖菇菌种的菌丝处在缓慢生长或停止生产状态,所以在制作生产用的母种前,必须对保存的菌种进行复壮,以便将处于旺盛生长状态的菌种接入母种或原种培养基上,促进菌丝快速生长,获得菌丝粗壮、浓白、生长势旺的菌种。
(1)培养基配方:I号:PDA(马铃薯200g、葡萄糖18g、琼脂18g、水1000m1。Ⅱ号:PDA+硫酸镁1.5g+磷酸二氢钾3g+蛋白胨2g、水1000ml。Ⅲ号:马铃薯100g、干杂木屑1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上述配方的培养基经高压20分钟灭菌消毒后制成试管斜面,3天内用完。
(2)制作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技术,将选取的大球盖菇组织块接入I号培养基上(或接入需复壮的保存种。在24到28℃条件下经10至15天培养,菌丝长至试管1:3--1:4时,挑取菌丝扩展前端浓密、粗壮的部分转入Ⅱ号或Ⅲ号培养基上,采用两点接种法,以使菌丝迅速长满培养基表面(一般15到20天提高菌丝的质量。经Ⅱ号、Ⅲ号复壮培养基培养的菌丝表现为浓白、粗壮、生命力强,以利原种菌丝的生长,缩短原种培养时间,提高成品率。
2、原种及生产种制作
(1)配方:I号:小麦或大麦88%、米糠或麦麸10%、石膏或碳酸钙1%、石灰0.5%、含水量65%(加入米糠或麸皮主要是使培养基疏松,增加透气性,菌丝走向好。Ⅱ号:小麦25%、稻草64%、麦麸10%、石膏粉1%、含水量65%--70%。Ⅲ号:杂木屑42%、杂刨木花42%、米糠或麦麸15%、硫酸镁0.2%、石膏或碳酸钙1%、含水量70%。
以上配方在1.3--1.5kg/平方米压力下,消毒2--2.5小时,3天内用完。
(2)原料选择和配制:实践证明:制作大球盖菇原种和生产种的培养基主原料以麦粒最好,木屑、刨木花次之,稻草最差。
(3)麦粒的选择:应选深黄或暗红色皮韧性大、浸泡时不易破皮的麦粒为好,从吸水率来看大麦优于小麦。
(4)浸泡:浸泡分石灰水浸泡和清水浸泡预煮后加石灰两种方法。前者用1%石灰水浸泡,pH值9至10,在25℃小麦浸泡8至9小时,大麦浸泡9至10小时,夏季水温高应适当缩短时间。浸泡好的小麦粒,用手指甲掐麦粒凹陷,有较强的弹性,指甲印很快消失为宜。后者用清水先浸麦粒,时间与上相同。浸好的麦粒涝起用清水冲洗后沥干,放入锅内煮至刚沸为止涝起凉开,加入铺料混合,用0.5%石灰调pH6.5左右,含水量65%。
(5)装瓶及消毒:选用容积700ml,瓶口内径为3cm左右的浅白色耐高温玻璃瓶(不宜用广口瓶,以免杂菌侵入,将配好混匀的培养料装入瓶中,每瓶装200--300g为宜,在1.3至1.5kg/平方米压力下消毒2--2.5小时,切忌消毒时间过长以免麦粒呈糊状,导致透气性和养分下降,影响菌丝生长。
(4接种和培养:采取多点式接种,即在瓶内培养料四周按适当的距离接种3--4点,料面上再接小块菌种,在24--28℃条件下,暗培养7--10天,菌丝萌发生长至直径4cm左右的菌斑时,立刻对菌丝进行人工搅拌,搅拌时接种点的菌丝被搅断受刺激,同时由于开瓶口(在超净台上进行实际上给菌丝起增氧作用,有利于菌丝迅速生长,一般整个培养过程需25--30天可长满瓶。
3、生产种制作:
(1配方、培养基制作、瓶子选择和消毒与原种相同。
(2接种:将长满瓶的原种接种到生产培养基表面上,尽量铺满料面,以免杂菌污染,每瓶原种接不超过30瓶生产种,在24--28℃条件下培养7--10天菌丝萌发生长至洁白、浓密粗壮时,对菌丝进行人工搅拌,搅断菌丝,刺激其快速生长,一般20--25天长满全瓶。
4.蘑菇菌种的食用方法,蘑菇菌种能吃几茬
香菇鸡汤:
1、原料:鸡大腿、香菇、笋子。香菇用水泡个20分钟,然后去蒂,对半切。
2、笋子泡一下,然后切段。
3、鸡大腿肉,洗干净,切块,稍微大点块无所谓。
4、锅中水烧开,氽烫3到4分钟去血水,然后捞出。
5、锅中加冷水,倒入氽好的鸡块,放点姜片,加点白酒。
6、等锅中水开时倒入切好的香菇,放些盐。
7、锅中水再次沸腾的时候加入切段好的笋子。
8、大火烧开,小火慢慢煨个30到40分钟,鸡肉烂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如果不咸的话自己再加点盐,最后加点葱末就可以出锅了。
5.蘑菇菌种自己怎么培养,蘑菇打碎能做菌种吗
1、地沟覆土法:
选地势平坦的场地,挖深30厘米、宽1米、长不限的畦床,床底略呈龟背状,床与床之间相隔80厘米以上,并留好排水沟。畦床先用1000倍敌敌畏喷洒杀虫,用5%石灰水消毒杀菌。将发好菌的菌袋塑料膜包去,把菌棒横卧于床内,菌棒间相隔2-3厘米,排满畦床。把事先消毒过的覆土材料覆于菌棒上,浇一遍透水。
这时泥土必然会沉入菌棒之间,再次用土添铺,再浇水,一直到菌棒之间全都是稀泥为止。再在菌棒上铺一层4~5厘米厚的覆土,用水均匀的浇灌,直到覆土层全部吃透水,覆土工作结束。如果是在室外修建的畦床,要架设小拱棚,覆盖塑料膜或草莲等遮阴物。一般7-10天就可出菇了。
2、双排菌墙法:
把长好的菌棒塑料膜脱去,平摆成相距30厘米左右的双排菌墙,每层菌棒之间覆一层3厘米厚的土,每层菌棒都向内缩进,形成上窄下宽的塔形。中间的空隙用土填满。7-10天左右出菇后,从堆顶部浇水,使其自然补水。
4、配方:I号:小麦或大麦88%、米糠或麦麸10%、石膏或碳酸钙1%、石灰0.5%、含水量65%(加入米糠或麸皮主要是使培养基疏松,增加透气性,菌丝走向好。Ⅱ号:小麦25%、稻草64%、麦麸10%、石膏粉1%、含水量65%--70%。Ⅲ号:杂木屑42%、杂刨木花42%、米糠或麦麸15%、硫酸镁0.2%、石膏或碳酸钙1%、含水量70%。 以上配方在1.3--1.5kg/平方米压力下,消毒2--2.5小时,3天内用完。
5、浸泡:浸泡分石灰水浸泡和清水浸泡预煮后加石灰两种方法。前者用1%石灰水浸泡,pH值9--10,在25℃小麦浸泡8--9小时,大麦浸泡9--10小时,夏季水温高应适当缩短时间。浸泡好的小麦粒,用手指甲掐麦粒凹陷,有较强的弹性,指甲印很快消失为宜。后者用清水先浸麦粒,时间与上相同。浸好的麦粒涝起用清水冲洗后沥干,放入锅内煮至刚沸为止涝起凉开,加入铺料混合,用0.5%石灰调pH6.5左右,含水量65%。
6、装瓶及消毒:选用容积700ml,瓶口内径为3cm左右的浅白色耐高温玻璃瓶(不宜用广口瓶,以免杂菌侵入,将配好混匀的培养料装入瓶中,每瓶装200--300g为宜,在1.3--1.5kg/平方米压力下消毒2--2.5小时,切忌消毒时间过长以免麦粒呈糊状,导致透气性和养分下降,影响菌丝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