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祖后为什么没有七祖,六祖为什么比五祖名声大
1、历史上是有的。杜甫的“门求七祖禅”,加之唐德宗时正式承认神会为七祖,即间接承认了慧能为六祖。都表明历史上有所谓的七祖。至于六祖是神秀(被武后尊为国师,死后被张说列为六祖)还是慧能,更多只是一个成王败寇的问题。具体建议看一下胡适先生关于这方面的考证。
2、另达摩到弘忍(前五祖)再到神秀,严格意义上是楞伽宗(渐修)而非禅宗(顿悟),禅宗是神会的革命成功之后才反推到慧能身上,即认为慧能后始为禅宗的。
2.一子出家七祖昇天是什么意思,一子出家九祖升天意味什么
1、一子出家,七祖升天,俗语,拼音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意思是比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2、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七回:“我说的不是功名么?你们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呢’?”
3.六祖慧能简介,六祖慧能六句名言
1、六祖惠能大师(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唐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中国禅宗杰出大师。
2、24岁闻《金刚经》开悟而辞母北上湖北黄梅谒五祖弘忍,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法偈得五祖认可,夜授《金刚经》,密传禅宗衣钵信物,为第六代祖。
3、惠能在曹溪大倡顿悟法门,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繁琐的义学,形成了影响久远的南宗禅,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六祖惠能的思想,集中体现于《六祖法宝坛经》。
4.六祖慧能经典语录,六祖慧能四句话
1、六祖著名的偈语“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为人称颂,此外还有很多让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经典语录,整理分享给大家,赶快收藏,一生受用。
2、佛和众生的关键在于悟与不悟,如果自性迷失,就是众生,自性领悟,众生是佛,一个人只要对世间一切事物做到不拘泥不执著,无所谓取也无所谓舍,就能明心见性。
3、一个人只要活着,不可能什么都不想,不思善,不是恶,并不是断掉思想,弄得是非不分,善恶不分,而是在分辨善恶的时候,不起任何的贪爱、执着。
4、心怀慈善就是观世音菩萨;舍离贪念、广行布施就是大势至菩萨;自心净化就是释迦摩尼佛;公平正直就是阿弥陀佛。
5、世间的人,明令理的多,行动的少,禅不是一种玄妙的理论,而是人生的真谛,要将禅贯穿于日常生活。
6、何为亦见亦不见?,“见”是时常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见”是不见别人的是非。
7、手中的财富要用到适合的地方,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会给施财者带来快乐,从而激发他创造更多财富的动力与智慧
8、财产就像手中的沙子,越想抓住,流失的越快,而把财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不但不会减少,可能还会增加
9、众生都是有佛性的,一切的本性都是光明善良的,只因贪爱、嗔恚、愚痴等烦恼覆盖,使得本心无法显示真善美的一面
10、心灵空荡荡,磊落落,连生命都不执著,无私奉献给众生,才是真正的救世大无畏精神
11、有智慧的人,智如太阳,慧如月亮,智慧如日月一样永远明亮,如果执着于外界的事物,就会被自己的妄念浮云所覆盖
12、佛法教导人们远离贪爱、执着,那怕是行善的功德,或是成佛得道的渴望都不可以,行善不为人知,不求回报,就是菩萨布施,是最高的智慧
13、人的心量非常广大,如同空虚一样,没有边界,没有方圆,没有大小,没有颜色,没有上下长短,没有喜怒,没有善恶是非,没有头尾
14、该放下时就放下,该舍弃时舍弃,不舍就不会得到,只有空瓶子,才能灌进醍醐
15、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宝林寺,则今天的广东韶关南华寺,南华寺六祖殿内供奉六祖真身像,不妨去瞻仰下,领悟六祖的大智慧!
5.六祖分别是谁,六祖五祖和四祖谁名气大
1、六祖,是指禅宗六代祖师之统称,即一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2、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