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姓和哪个姓是世仇(韩姓的起源)

韩姓和哪个姓是世仇(韩姓的起源)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2-11-26 11:01:01

韩姓和哪个姓是世仇,韩姓的起源

  • 1. 韩姓的起源,韩姓和哪个姓是世仇
  • 2. 韩姓的来源,韩姓四大分支
  • 3. 廖姓的起源,廖姓24个字辈
  • 4. 陶姓的起源,陶姓31个字辈
  • 5. 贾姓的起源,贾姓是贵族血统吗
  • 1.韩姓的起源,韩姓和哪个姓是世仇

    1、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韩虔为得姓始祖。

    2、韩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5位。至2006年,韩姓人口约有人口88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8%(排名第26位)。

    3、韩姓最早活动于春秋时的晋国,后经过韩国几次迁都,从而得以迅速繁衍。当代,韩姓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河北、辽宁等省,南方则以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为主。

    2.韩姓的来源,韩姓四大分支

    1、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韩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2、韩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5位。至2006年,韩姓人口约有人口88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8%(排名第26位)。

    3、韩姓最早活动于春秋时的晋国,后经过韩国几次迁都,从而得以迅速繁衍。当代,韩姓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河北、辽宁等省,南方则以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为主。

    3.廖姓的起源,廖姓24个字辈

    1、廖姓发源地:南阳市、唐河县、河南省;廖姓,最早一支廖姓源自黄帝后裔、夏朝宗室、西蓼开国国君—廖叔安,故廖叔安为廖姓得姓始祖。廖姓在中国宋朝百家姓排行第66位。

    2、廖姓总人口约490万,约占汉族人口的0.37%,排第60位。历史上廖姓曾建立西蓼、东蓼、舒蓼等诸多政权。

    3、廖姓源流较多,主要源流一是出自姒姓,为夏朝宗室廖姓得姓始祖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姬伯廖之后裔,以邑名为氏;三是出自偃姓皋氏,尧、舜的贤臣唐朝追尊大唐德明皇帝皋陶的后裔,于“蓼”建国,以国名为氏。

    4.陶姓的起源,陶姓31个字辈

    1、源流一:源于伊耆氏,出自远古时期尧帝衍居地陶,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姓苑》记载,远古时期的尧帝,生于伊,嗣后耆,故称伊耆氏。尧帝初居于陶(古济阴,今山东定陶,以制作陶器为业,官名“陶正”,其地被后世称为陶丘。后封于唐,为唐侯,故称陶唐氏。在尧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原居地为姓氏者,称陶唐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陶氏、唐氏,皆为非常古早的姓氏,陶氏读音作táo。陶氏族人大多尊奉唐尧为得姓始祖。

    2、源流二:亦出自唐尧。据《辞源》所载,相传尧帝初封于陶(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南)后徙封于唐(故城在今河北唐县),其后子孙以封地为氏。

    3、源流三:出自虞舜。据《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舜之裔孙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其子虞阏承袭父职,其后子孙以官为氏。

    4、源流四:出自商王朝著名七族中的陶氏,属于以职业技艺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篡》、《风俗通》等的记载,商王朝时期,有七个著名的氏族,分别为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都是以陶冶为职业者。陶冶,即指陶器制作工匠与窑工,原为掌握此项专业技术,役使奴隶进行生产的低级贵族。其时,该七族中即有以职业为姓氏者,称陶氏。到春秋时期以后,凡在从事陶器制作业的职业工匠、庶民中,皆有以“陶”技为姓氏者,称陶氏,读音作táo(ㄊㄠˊ。

    5、源流五:源于改姓,出自五代时期唐谷避帝讳而改姓,属于因谥改姓为氏。据史籍《宋史本传》、《东都事略·陶谷传》等记载:宋朝初年有陶谷,字秀实,邠州新平人(今陕西彬县,原姓唐,为避石敬瑭名讳,改姓为陶,称陶谷。

    6、源流六:源于己姓,出自夏朝末期大臣昆吾,属于封邑名称以为氏。昆吾,原是上古时期一个地名,今史学界一般认为其地最终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南一带,为夏王朝末代君主夏桀之臣陶正的封地,这位陶正以邑为命,称昆吾。在典籍《诗经·商颂·长发》中记载:“韦顾既伐,昆吾夏桀。”在史籍《路史·后纪》中也记载:“颛顼娶滕奔氏之女曰娽,滕奔,即胜濆。昆吾者,颛顼之后也。”

    7、源流七:出自他族改姓。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锡伯尔族托库尔氏汉姓均为陶;今白、傣、京、苗、瑶、彝、布朗、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8、源流八: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白族、傣族、京族、苗族、瑶族、彝族、布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陶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陶氏,世代相传至今。[3]

    9、源流九:另说尧帝少年智慧,十三岁时就助其兄挚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十五岁时又改封在唐,所以史称陶唐氏。尧开创了禅让制,死后把帝位禅让给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舜。尧贤明民主,为世所敬重。后世子孙或以技艺为氏,或以封地为氏,称陶姓。他们尊唐尧为陶姓的得姓始祖。

    5.贾姓的起源,贾姓是贵族血统吗

    1、贾姓有三个来源,一是源于姬姓,是唐叔虞的后代。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少子公明(即贾伯公明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史籍《新唐书·宰相世袭表》记载姬姓贾氏的始祖叫贾公明,号为贾伯,是唐叔虞的少子姬公明。以周康王继位时(公元前1020算起,到被晋武公所灭,贾公明及其子孙统治了贾国共计三百四十二年。有资料介绍,晋武公灭贾国后,“将贾氏子孙遣散各地”,其姓氏皆称贾氏,世代相传,正确读音作jiǎ(ㄐㄧㄚˇ。

    2、二是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贾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殷商后,子姓古贾国不复存在,其国贵族与子民或以国名为姓氏称贾氏,当极具可能,且读音只能是读作gǔ(ㄍㄨˇ)。

    3、三是源于官位,出自商、周时期官吏贾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贾正,亦称贾师,在周王朝中称作贾师,在鲁国称作贾正,职责是与胥师共同掌管政令实施以及处罚,兼担监督和管理都城中的贸易活动,调节物价,稳定市场。隶属于地官府司所辖。在贾正、贾师、市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称贾氏,世代相传,正确读音作gǔ(ㄍㄨˇ),今读作jiǎ(ㄐㄧㄚˇ)亦可。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