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特点概括

蔡文姬特点概括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3-05-29 07:37:03

蔡文姬特点概括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昭姬,因为后来的司马昭,为了避讳改字为文姬。她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女诗人,第一才女,但是这些光芒之下,她又是一个可悲的女子。这里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蔡文姬的身世和才情。

颠沛流离的身世

蔡文姬出身相比普通人是十分高贵的。她的父亲是汉末大儒蔡邕,虽然如此,因为蔡邕刚正的性格并不得皇帝的喜欢,再加上十常侍的煽风点火,年幼的蔡文姬随着父亲四处漂泊。一直到董卓进入洛阳并控制朝廷,董卓为了向士族表达善意,大力提拔那些遭到贬黜、郁郁不得志的名士,其中就包括蔡邕。

蔡文姬早期颠沛的生活暂时归到了平静。其在父亲的教导下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蔡文姬特别擅长诗、书、琴,完全可以说将蔡邕的本领掌握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蔡文姬也到了出嫁的年龄。他的第一任丈夫是河东卫家的卫仲道,但是卫仲道自幼体弱多病,蔡文姬嫁过去没多久就去世了。因为二人没有子嗣,于是她回到父亲的身边。年纪轻轻的蔡文姬虽然博学多才,但是早早地成为寡妇,而且其悲惨人生才刚刚开始。

董卓因为跋扈死于吕布之手,蔡邕仅仅是为董卓而哭就被当时朝廷的掌控者王允下狱致死,蔡文姬的家当即支离破碎。随后发生李郭之乱,再加上匈奴人趁机南下劫掠,蔡文姬在此次大乱之中被匈奴左贤王劫走,因而蔡文姬在北方生活了十二年之久。

在南匈奴生活的十二年里,蔡文姬育有两子,之后曹操向南匈奴赎回蔡文姬,蔡文姬不得不面对母子分离的情形。

回汉后,蔡文姬嫁与董祀,蔡文姬终于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

蔡文姬的才情

蔡文姬是汉末大儒蔡邕的女儿,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蔡文姬在诗歌、书法和音乐的造诣非常高,因此唐代诗人韩愈说过"中郎有女能传业"。

因为蔡文姬悲惨的人生,对世俗冷暖感受的更加深切,因此她有过流传后世的作品,其中就是《悲愤诗》两首和《胡笳十八拍》。

《后汉书·烈女传·蔡琰传》: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两首《悲愤诗》其一为五言,全诗一百零八句叙述了自己在汉末的遭遇以及汉末百姓的苦难;其二为骚体。

《胡笳十八拍》据说是在蔡文姬归汉的时候创作的乐曲,反映出蔡文姬对于家乡的思念以及不忍骨肉分离的矛盾心理。

当然我不懂这些诗歌以及乐曲,就只能这样人云亦云的简单说一说,请大家见谅。

蔡文姬除了在诗歌、乐曲中有着出色的造诣外,她还有着过人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