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是古代二十四名孝子在生活中行孝的故事集,计有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等共24个人物至孝的故事。
一、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
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夫妻孝顺,
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
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天
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
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
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
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
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
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
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二、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
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
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
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