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典故(象征独一无二的国内外典故)

中西合璧典故(象征独一无二的国内外典故)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4-07 22:51:05

中西合璧典故

“中西合璧”这个词语起源于清朝时期,它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意指将中国原有的好东西与外国传入的好东西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风格或特点。

关于“中西合璧”的典故,可以追溯到清朝作家李宝嘉的作品《官场现形记》。在第三十一回中,有这样一句话:“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这句话描述了一种现象,即在中国传统的东西中融入了外国的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如今,“中西合璧”这个词语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建筑、艺术、文化等,用来形容兼具中西方特点的事物。例如,在建筑领域,许多建筑采用了中西方的设计元素,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风格。在艺术领域,一些艺术家将中西方的艺术手法和理念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作品。

璧:古代玉器。指兼有中国和外国优点的事物。出自: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咱们今天是中西合璧……这边底下是主位;密司忒萨坐在右首,他同来这刘先生坐在左首。”近义词有:土洋结合、亦中亦西,中西合璧是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可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