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构造活动和地质变动。东北地区曾经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和岩石变质、变形的过程,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地质构造。
受古亚洲洋闭合及印度板块向北侵入的作用,东北地区受剪切力和挤压力的影响,发生了隆起和山脉形成。
同时,冰川作用也在东北地区留下了冰川遗迹和冰碛物,进一步改造了地势。综合上述因素,东北地势形成了复杂的丘陵、山地和平原地貌,为东北地区的独特地貌特点提供了基础。
到东北的整个东部,也包括外东北,这边看起来特别凹凸不平,这里是属于地表起伏很大,地势也比较复杂的多山地带,目前在我国的部分是叫做长白山山脉,而且这里又地处超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湿润地区,降水量充足,所以植被种类和数目繁多,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而且很大一部分还是原始森林。
然后西部也有南北走向的山脉是大兴安岭,但这里又受到降水量和气候的影响,所以在大兴安岭南部的一些低山地带又形成了植被种类单一的温带草原,而且它又跟旁边的蒙古高原连在一起,所以上去之后也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地表起伏也没有那么大了。
然后在这两座南北走向的山脉中间是一大片地势平坦海拔也比较低的平地,其中靠东部的湿润地带是适合农耕的平原地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广义上的东北平原,然后跟大兴安岭接壤的一些干旱地带是属于草原地区,东北的南部是东西走向的雁山山脉,它在地理上隔开了东北和华北,所以东北的地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森林、平原和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