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凉水泡米可以更快地包粽子。
1. 用凉水泡米可以快速使米吸水,常用的方法是在凉水中浸泡 4-6 小时,这样可以减少用火煮米的时间,并提高理想口感的概率。
2. 如果用热水泡米,就需要等待水温降到合适的温度后再处理,这样做反而会浪费更多时间。
除了泡米,包粽子的方法也很重要,需要用到传统的技巧和经验,熟练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包粽子的速度也会更快。
1、泡糯米的方法,我们把糯米清洗干净,然后沥干水分,放一边沥干大约30分钟,然后把沥干的糯米放入温水中浸泡时间40分钟左右,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这样的方法用时较短,适合家庭包粽子使用。
2、泡糯米方法,正常的话糯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我们用清水浸没糯米,然后每天换2~3次水,浸泡2到3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糯米长时间泡水,吸足水分,糯米的黏性成分就释放出来,这样蒸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大家不要担心泡几天会让糯米变质,其实只要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加的水量一定要足,要没过糯米,否则糯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那样容易变质。这个方法蒸出来的粽子鲜香软糯,不过用时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