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组织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它反映正式组织层面与个人属性层面的需求,在结构上存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班级组织是由学生组成的正式组织,旨在实现班级组织的公共目标。这是一种制度化的人际关系。每个班级组织都有工作目标,都要建立根据班级分工的组织机构。我国中小学班级的正式组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对全班工作负责的角色,即班干部;
第二层是对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
第三层是只对自身的任务负责的角色,即小组一般成员正式组织结构与学校组织结构基本一致,基本都是金字塔形。
班级组织机构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 1 )控制型
控制型运行模式的主要理念是强调控制。在班级组织机构运行中表现为:班级权利主要集中在班主任的手中,对全班实行统一指挥,控制整个班级;班主任与班长、组长、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上下级之间的直线关系,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 2 )民主型
民主型的主要理念是凸显民主。在班级组织机构运行中表现为:既分工管理,又相互协作。各种职能管理人员,如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组长等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有权向下级下达命令和指示,直接安排班级的活动,同时在工作中还要相互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