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魄上寒空全诗诗意译文(雁飞不曾到衡阳全诗翻译)

圆魄上寒空全诗诗意译文(雁飞不曾到衡阳全诗翻译)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4-03 23:27:46

圆魄上寒空全诗诗意译文

“圆魄上寒空”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诗《中秋月二首·其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一,诗词原文

       中秋月二首·其二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二,诗词译文

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三,作品简介

《中秋月二首·其二》是初唐诗人李峤所创作的组诗作品之一。作者通过描写中秋之月,点明世间万物各有差别,不可能全都那么美好这一看似寻常却十分深刻的道理。全诗短短二十字,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哲理。其一,众人之言未必就是正确的,世间的真理并不因为言说得多与少而发生改变。其二,世界是复杂多变的,认识事物应该全面,而不是仅从眼前印象出发加以判断。其三,人们的愿望往往是美好的,也会将自身的这一愿望推及其他,但这往往并不真实。

四,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借中秋之月来说理的诗。

前两句“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描写月亮,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后两句“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是说,此时此地月亮当空,又怎知千里之外没有疾风骤雨呢?风雨借指人生的无常与艰难。作者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存在着千差万别。表明了作者敢于质疑,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也说明了对待事物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

整首诗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诗虽短小,却寓意深刻。

五,创作背景

中秋月圆人未圆,举杯望月把亲牵。独自守着中秋夜,借酒消愁了心愿。只为幸福的明天,漂泊异乡又一年。中秋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的时候,因漂泊在外却不能团圆。在中秋夜这一天作者由对家乡的思恋和对亲人的牵挂,写下此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