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窑的特点在于其胎色较深,且瓷器表面有蜡泪般的痕迹,釉色以粉青色为主。
而鉴定北宋官窑瓷器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釉面和胎骨的结合,若釉面与胎骨的结合十分自然,则表明此器为真品。
同时,真品官窑瓷器会有一些不规则的开片,形状各异,这也是其独特之处。
另外,官窑瓷器在放大镜下会有一些小的气泡,并且釉层特别肥厚,与一般的青瓷不同。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找专业人士鉴定。
北宋官窑的施釉较厚,釉质精细,釉面光润,成乳浊状,有玉质感。由于烧造温度比汝窑稍高,故釉面的玻璃质感较汝窑要稍强一些。釉色以天青色和淡雅的青绿色为上品,尚有粉青、翠青和月白等多种。釉面上都有较稀疏的开片,开片呈浅黄色,是官窑窑口所独有的。
为了使釉面成色更美观,胎釉结合更加牢固,在施釉前,常在胎骨上先刷一层深酱色的护胎釉。凡刷护胎釉的瓷器,烧成后底足露胎处就显出酱黑色,而口沿处由于流釉的缘故也呈现出浅紫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这一方法一直延续到南宋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