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准烧荒烧垦、烧荒积肥、烧田埂草
2、不准上坟时烧纸、烧香、放鞭炮、放孔明灯
3、不准在林区吸烟
4、不准在野外烧蜂、烧蚂蚁、烧火驱兽和使用火铳枪械狩猎
5、不准夜间在林区点火把照明行路
6、不准炼山造林或烧木炭
7、不准痴、呆、精神病患者、小孩进入林区
8、不准见火不报、不救
9、不准在林区烤火取暖、生火野炊
10、不准破坏森林防火宣传牌、瞭望台(哨)
五不准:1.未经批准不烧,2.没有专人负责不烧,3.二级风以上天气不烧,4.没有防火隔离带不烧,5.没有准备好扑火工具不烧。
6、十不烧:1.不准烧荒开垦,2.不准烧田堙地边杂草,3.不准烧牧场,4.不准在林内打火把,5.不准在野外烧伙取暖及野炊,6.不准乱丢烟头、7.火柴及其它引火物品,8.不准在林边放鞭炮、烧纸、点蜡,9.不准烧火驱蚊和使用枪械狩猎,10.不准在林边实施爆破和实弹射击。
扩展资料:
1、森林火灾不但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繁殖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并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甚至会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
2、在森林可燃物和火源具备的情况下,林火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火险天气,一般来说,火险天气也就是有利于发生森林火灾的气候条件,如气温高、降水少、相对湿度小、风大、长期干旱等。
3、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人民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接到扑火命令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迅速赶赴指定地点,投入扑救工作。
4、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火势猛烈,人力不足的情况下i采取牺牲局部,保护全局的措施是必要的。保护重点和秩序是:先人后物,先重点林区后一般林区;如果火灾危及到林子和历史文物时,应保护文物后保护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