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涟血书全文详解(杨涟临终前的血书电子版)

杨涟血书全文详解(杨涟临终前的血书电子版)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4-16 02:46:07

杨涟血书全文详解

杨涟是明朝的一位忠臣,他写下了著名的血书,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奸党的愤怒。以下是对杨涟血书全文的详解:

“痴心报主,愚直仇人” —— 杨涟表示他一心一意地报效国家,对那些对国家不忠的人充满仇恨。

“久拼七尺,不复挂念” —— 杨涟表示他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国家的利益,不再关心自己的个人安危。

“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 —— 杨涟表示他不会像张俭那样逃亡,也不会像杨震那样服毒自尽。他愿意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责任,不屈不挠。

“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 —— 杨涟表示他愿意将自己的生命献给朝廷,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家人而苟且偷生。

“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 —— 杨涟描述了他在接受审讯时的严酷待遇和不公正的判决。他指出,审讯者故意定罪,用严刑逼供,以求尽快得到口供。

“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 —— 杨涟表示他的家庭已经破碎,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但他并不是铁石心肠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危在旦夕。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 —— 杨涟表示,无论是雷霆还是雨露,都是上天的恩赐。他一生都在追求仁义之道,即使死在监狱里也是无怨无悔。

“何憾于天?何怨于人?” —— 杨涟表示自己对于上天和人都没有遗憾和怨恨。他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报效国家,无愧于心。

“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 —— 杨涟强调自己作为朝廷的重要官员,曾经受到过皇帝的信任和重托。

“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 —— 杨涟引用了孔子的话来表达自己对于忠诚的坚定信仰。即使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 —— 杨涟表示自己会坚持这一信念到底,死后也可以见到先帝于在天之灵。

“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 —— 杨涟表示自己的忠诚和信仰不仅是对个人和家庭的承诺,更是对祖先、皇天后土和天下万世的交代。

“大笑笑还大笑” —— 杨涟在信中多次使用“大笑”一词来表达自己对于奸党的嘲笑和讽刺。

“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 杨涟表示自己对于任何威胁和压迫都无所畏惧,不会改变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涟即身无完骨,尸供蛆蚁,原所甘心” —— 杨涟表示即使自己粉身

作品原文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1];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2]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3],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1]打问之时,枉处赃私[4],杀人献媚,五日一比[5],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6],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惟我身副宪臣[7],曾受顾命[8]。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9]!”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10]于在天,对二祖十宗[11]与皇天后土[12]、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

译文

杨涟如今将死于狱杖之下!一片痴心来报陛下,因为耿直而被奸人仇视;豁出性命已久,不再有什么挂念。面对奸党当政,不愿像汉代张俭那样到处逃亡,也不愿像东汉杨震一样服毒自尽。想以这条性命来报答朝廷,不及顾念妻儿哭泣哀痛。刑讯逼供之时,被冤枉定为贪赃之罪。狱吏为了献媚,发下严格的命令,每五日便来追赃。家庭倾覆,归路已远,故交断绝,穷途末路,我的身体也不是铁石所做,只是豁出性命一条而已。拷打折磨,难道不也是天恩吗?一生躬行仁义,最终死在诏狱,不能说没有死得其所。对上天和别人还有什么怨恨吗?只因我身担御史的职责,曾经受过先帝顾命,孔子说过:“被托付幼主和国家政事的人,面临生死关头而不能动摇屈服!”坚持着这样的信念,死后也可以面对先帝的在天之灵,无愧于二祖十宗、天地和千秋万世了。念及此,除了大笑大笑还是大笑,刀斧交加,又能把我怎么样呢?作者简介

杨涟(1572-1625),字文孺,号大洪,明代湖广应山(今属湖北广水)人,明代著名谏官。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进士。初任常熟知县,因考选清官第一,入朝任给事中。神宗病危,力主太子进宫服侍皇帝。光宗即位,极力反对郑贵妃求封皇太后。光宗病重,召见大臣,他不属大臣,亦在召见之列,临危顾命。光宗死,李选侍居乾清宫挟太子欲把持朝政,他说服朝臣,挺身而出,闯进乾清宫,拥太子即位,并逼李选侍移出乾清宫,安定了朝局,升兵科都给事中。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任左副都御史,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诬陷,惨死狱中。后平反昭雪,谥号“忠烈”。有《杨忠烈公文集》传世。[3][4]作品鉴赏

明代中叶以后。政治腐败,皇帝昏庸无能,长期以来造成宦官专权的政治局面。至熹宗时,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宦官魏忠贤交结熹宗乳母客氏,把持朝政。他们广树党羽,残害忠良,实行特务统治。当时以杨涟、左光斗为首的在朝大臣对魏党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结果遭致残酷迫害。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尽遭掠杀,时称“六君子”。杨涟等人反对魏忠贤的黑暗统治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杨涟在这场斗争中表现出的宁死不屈的精神是值得人们称道的。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