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锡以Sn(OH)2和Sn(OH)4的形式分别沉淀完全([Sn]≤10^(-5)mol/l),需要的pH分别为2.6和1.25。故锡在酸溶液里pH为2.6时开始沉淀。
Sn(II)和Sn(IV)的氢氧化物均为难溶物质,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能力用溶度积来衡量。
Sn(OH)2(氢氧化亚锡)的溶度积常数为1.4 x 10^(-28),即[Sn2+][OH-]^2=1.4 x 10^(-28)
Sn(OH)4(氢氧化锡)的溶度积常数为1.4 x 10^(-56),常用的“沉淀完全”的标准是浓度<10^(-5)mol/L。若将其代入上述两个溶度积的方程中,解得:pH=-lg[H+]=2.6
对于Sn(OH)4,[OH-]=(1.0×10^(-56)/(10^(-5)))^0.25=1.8*10^(-13)mol/L,此时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为[H+]=Kw/[OH-]=10^(-14)/(1.8*10^(-13))=0.056mol/L,则pH=-lg[H+]=1.25
锡,金属元素,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后过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元素符号Sn。锡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发现并使用锡了。在我国的一些古墓中,便常发掘到一些锡壶、锡烛台之类锡器。据考证,我国周朝时,锡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在埃及的古墓中,也发现有锡制的日常用品。
α 锡酸常称氢氧化锡(Ⅳ),为白色无定形固体或凝胶状沉淀,难溶于水,溶于酸、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