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姓起源:
1、黄帝庶子箴姓之裔封于滑(故城在今河南睢县西北之滑亭),春秋时为秦所灭,子孙因以为氏。
2、滑,周同姓国,亦称费滑(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南20里之缑氏城)先为秦灭,后属晋,又属周,后灭于晋,子孙亦以滑为氏。
滑(Huá)姓源流较纯正,源出有一: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英贤传》载,“同公族后有滑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载,西周时有一个滑国,是周朝分封的同姓小国,国君与周朝王室是同族,最初建都于滑(今河南省睢县西北),后又迁都于费(今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西南),故又称为费滑。
再后来滑国被晋国所灭。亡国后,滑国的子孙便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这样就有了滑姓。得姓始祖:滑伯。滑姓出自姬姓。上古周朝时候,周天子将自己的一个同姓王族分封到滑(今河南睢县西北)做伯,世称滑伯。滑伯建立了滑国,后来为晋国所灭。滑伯的后人就以国名作为姓氏,世代姓滑在古代,滑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京兆。“滑”,盖因滑台城而得名。据《重修滑县志》记载:“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
滑伯本姬姓,后裔改为滑氏。
又《元和志》云:“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临河有台,故曰滑台城。”
《水经注》曰:“旧说,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
故滑氏后裔尊滑伯为滑姓的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