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依据: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以现在毎年的1月1日始。
而农历是根据月相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来制定的,以每年春节始。
周期不同:公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
而农历把月亮圆缺循环一次的时间算做一个月,12个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圆缺循环一次,即一个朔望月,周期是29天12时44分3秒。
阴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两种,逢单的月是大月30天,逢双的月是小月29天,这样的算法一年总共有354天。
1、农历就是阴历,阳历即是指公历。在日历表上面,阿拉伯数字所表示的为阳历的日期,汉字表示的为阴历的日期。
2、阳历过得比较快,而阴历过得比较慢。例如,19年阳历的1月1日,称之为元旦,也称之为阳历年,而此时阴历才刚刚到十一月二十六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使用的历法是公历(阳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因此,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阳历,医院出具的出生日期证明也是阳历,凡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公文,证明都使用阳历。也就是说出生的那天是几月几号,而不是常说的农历(阴历)几月初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