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而不进。师襄子曰:“夫子可以进矣!”
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夫子可以进矣!”
曰:“丘已得其数矣,未得其意也。”
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
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类也。”
有间,曰:“邈然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默然思,戚然而怅,以王天下,以朝诸侯者,其惟文王乎?”
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师以为文王之操也。”
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师襄子曰:“敢问何以知其文王之操也?”
孔子曰:“然。
夫仁者好伟,和者好粉,智者好弹,有殷勤之意者好丽。丘是以知文王之操也。”
孔子学琴的故事出自《史记》中的《孔子世家》。
原文如下: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这段文字描述了孔子向师襄子学习琴的故事。孔子在学习一首名为《文王操》的琴曲时,经过三个阶段的体会,最终领悟到了琴曲中蕴含的深意。这个故事传达了孔子对于学习、技艺和人文精神的尊重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