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字的历史(为什么萱字不建议用在人名)

萱字的历史(为什么萱字不建议用在人名)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4-24 19:22:57

萱字的历史

萱(xuān)是一个古老的汉字,最早见于《诗经》和《周礼》等古代典籍,其字形结构和含义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变化。

在最初的时期,萱的字形为“????”,表示一种叫做“萱草”的植物,也叫“艾萱”。此后,萱的字形逐渐演变为“虽”,意义也开始扩大,除了表示萱草外,还表示善良、温柔、优美等含义。在汉代,萱的字形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变成了“旋”,意为旋转、转动,可能是因为萱草叶子的形状呈环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萱的字形和含义发生了多次变化,但它作为一个汉字一直保留到今天。在现代汉语中,萱通常用作女孩的名字,也可以指代萱草等植物。

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又名“萱苏”"谖草"、"金针"、"宜男草"等,《救荒本草》叫它"川草花";《古今注》称之为"丹棘";《说文》记载为"忘忧草";《本草纲目》名之为"疗愁"。

英名同本义 tawnty daylily、day lily是"一日百合"的意思,可看出萱草花型酷似百合花,和萱草花期的短暂。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将萱草花作为慰藉母亲的心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