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扬止沸,不如去薪】出自《三国演义》。意思是:要让水停止沸腾,与其把开水从锅里舀出来再倒回去,不如彻底抽走锅底下燃烧的柴火。也就是说,很多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其实只能暂时缓解危急的困境,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就要从最根本的地方下手。
(1)“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出自《增广贤文》,说的是,想要得到最好的戒酒方法,只要用清醒的眼光看醉洒的人,这启发人们,把别人当成镜子来反观自己,可以得到很多借鉴和警示,同样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的镜子,因此要常常检点自己。
(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出自《孟子》,人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孟子认为做人应该有原则,处事应当有追求,而有原则就应该有舍取,有追求就一定要专一,只有不甘平庸,舍弃低级趣味,和暂时的安逸,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3)“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出自《礼记》,说得是错过了时机再去学习,那么即使勤奋劳苦也难有成就,该学习的年龄就不能贪图享乐,免得将来后悔莫及,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也是这个道理,古人以此告诫后人,要珍惜时间,学有所成。
(4)“躁极则昏,静极则明”,出自《菜根潭》,意思是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干扰而失去理智,从而做出让人后悔的事情,心情平静的时候,对事物的考虑就会缜密周详,反省的效果也更好,如果一个人在喧闹中也能保持冷静的头脑,才算具备了成功的心理基础。
(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出自“论语”,意思是,已经做过的事不要再解释,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说和阻止,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孔子用这句话教育他的学生,话到嘴边留三分,不能无所顾忌随便乱说,谨防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