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弯杆法:通过将部分立柱木杆弯曲,调节整条立柱的垂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短的立柱,因为长立柱难以弯曲。
2.加固法:在立柱中间或顶部添加辅助支撑,加强立柱的承重能力,提高垂直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立柱高度较高或受到较大风力影响的情况。
3.杠杆法:利用杠杆原理,在立柱底部加点重物,在立柱顶部加点反重物,通过调整重物的位置,使立柱平衡,达到调节垂度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短时间内需要调整垂度的情况,但不适用于需要常年固定的立柱。
控制立柱桩的垂直度主要有三种解决方法,其一是气囊调垂法,具体做法是在钢构件底部四边各固定一个气囊,气囊随钢构件一起下放到地面以下,并固定于受力较好的土层中。
通过对不同气囊充放气实现垂直度的控制。
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气囊有一定的行程,调整范围较小,对桩孔的垂直度要求较高。
另外,由于采用帆布气囊,实际使用中长被钩破而无法施工,气囊亦经常被埋入混凝土中而难以回收。
其二是机械调垂法该方法是在地面以上通过四个方向具有高度差的螺杆进行调节,螺杆顶着钢构件产生旋转力矩实现垂直度控制。
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只能用于刚度较大的钢构件(钢管支承柱等)的调垂,若钢构件刚度较小(如格构柱等),在上部施加扭矩时格构柱的弯曲变形过大,不利于格构柱的调垂。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露出地面的短边控制桩体的长边,误差较大,占地面积大。
其三是导向套筒调垂法,该方法是把校正钢构件转化为导向套筒。导向套筒的调垂可采用气囊法和机械调垂法。
待导向套筒调垂结束并固定后,从导向套筒中间插入钢构件,导向套筒内设置滑轮以利于支撑柱的插入,然后浇筑立柱桩混凝土,直至混凝土能固定钢构件后拔出导向套筒。
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导向套筒在钢构件外,势必使孔径变大。
且套筒自身无调垂功能,需借助气囊法或者机械调垂法来调垂,垂直误差会累积。综上所述,目前常用的几种调垂方法均存在一种问题,对钢构件的垂直度控制精度均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