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为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运用了对比反衬表现手法。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本篇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上篇极写花灯、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但找来找去却找不到自己的意中人,偶一回头,却只见他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元宵之夜的盛况,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表达了作者在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诗人不肯随俗的抱负,也流露了悲戚的孤独感。他塑造的这位佳人形象是他自己的自画像,表现了诗人虽然政治失意,但宁固其穷,不改其节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