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一生,堪称天才的一生,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的版本,告诉的道理是:即使是天才,也要经历了很多磨难,才能不断激发人性的光辉,他如果不是因为乌台诗案,之后屡次被贬官,也许后来写不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像《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
他的人生验证了孟子所说,生于忧患的真理。
苏东坡小时候,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可说小小年纪,说出此番话,确实是显出了一种猖狂之气。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古往今来,有谁能做到的?苏东坡如是说,表明了他的年少轻狂,桀骜不驯,但也表现出了他的性格内涵,是他今后在朝堂之上所为的折射。
这事被一位老者知道了。一天,他拿来一本小书,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接过小书一看,有许多字并不认识,这本小书也没见过,不禁十分羞愧。
老人取回小书,盯着这副对联看了好一会儿,不禁摇摇头走开了。
苏东坡看在眼里,觉得自己的这副对联确实狂了一点,很不应该,于是拿起笔来,在开头多添了两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当知道自己的学识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高,那么深,他可以提笔——发愤,立志,可见他的聪明过人之处,他巧妙地在原来对联的前面各加了一个词,表现出他求知好学的决心。
东坡一生面对了许多磨难和历练,但是他从不放弃,因为他可以正视自己的优拙,了解自己的理想,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
绝不畏畏缩缩,在历史的舞台上大胆的展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