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地区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状况的影响,降水多的原因如下:
(1) 地理位置的影响。南亚地处热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汽来源充足,易形成较多的降水。
(2) 地形地势的影响。南亚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印度洋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雨水大部分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地区,汇水区域过于集中,而地势较高地区的水量又难以满足需求。
(3) 气候特点的影响。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9月份,其他月份降水较少,6~9月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形成旱灾。
(4) 河流状况的影响。南亚地区的河流较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较差,造成径流量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又不足。
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区,根据季风的进退,全年可分为凉、热、雨三季,3到5月属于热季、6到10月属于雨季、11月到次年2月属于凉季。由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年高温,降水量地域相差很大。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极其丰富,是世界降水最充沛的地区之一。印度的乞拉朋齐降水量破了世界纪录,一年降水达到20447毫升,被人称为世界雨极。